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千亿长丰以“民生为大”绘就幸福底色

时间:2025-07-15来源 : 安徽日报作者 : 祁海群、李先峰

 

长丰县水湖镇伍岗回迁房。孔根龙  摄

 

长丰县人民医院周到服务。李先峰  摄

 

2024年长丰县人民医院新大楼投入使用。孔根龙  摄

 

长丰县中医院医生为市民义诊。李先峰  摄

 

中国科大附一院北城医院。孔根龙  摄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长丰下塘实验学校。孔根龙  摄

说到长丰的民生,不妨来看两组对比。

先来看“医”。

1965年建县之初,长丰各类医疗机构只有57所,专业技术人才仅298人,床位数仅180张,基层医疗依赖“老三件”——体温计、血压表和听诊器。在当时,整个长丰县内的医院,连阑尾炎、腹股沟疝等最基本的手术都做不了。

半个多世纪过去,长丰的医疗卫生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跨越式转变。一大批医疗卫生项目建成投用,一大批高端先进医疗设备应用于临床,总床位数达到6787张,专业技术人员1595人。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构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等,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真正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再来看“路”。

建县初期,长丰全县只有一条合肥至瓦埠的砂石公路,农村路网基本上都是由泥巴路构成,群众出行只能靠脚。上世纪90年代,曹庵大力发展草莓种植,但苦于路难走,果农只能将草莓挑到路边卖,大量成熟的果实运不出来,只能烂在地里。

从2006年起,长丰掀起了“修路潮”。通过村村通工程、畅通工程等,长丰县目前已建设道路里程4311.7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3859公里。尤其“十四五”期间,长丰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道路养护,同时着力建好管好护好“四好农村路”,将一条条农村公路打造成“民心路”“致富路”“风景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一“医”一“路”,或最能反映民生,而长丰县在民生方面的作为,远不止于此。

从昔日的“贫困县”到“百强县”再到“千亿县”,长丰一方面昂首阔步往前赶发展经济,一方面埋下头沉下心,坚定不移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强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用发展的“速度”来夯实民生的“厚度”,不断提升“长治久安,人寿年丰”的幸福指数。

真金白银  织就“民生密度”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对于民生建设,长丰县不仅全力付出,甚至倾囊而出,用“真金白银”筑起民生幸福基线。

2015年到2018年期间,长丰县利用地方财政稳定快速增长的时机,大力推进民生类基础建设,从医疗卫生到教育服务供给,从安置房建设到道路修建,从社会保障到雨污管网改造,全力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

“十四五”期间,长丰县在民生上的支出同样保持最大力度,比重保持历史高位。

从长丰县历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可见,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民生类支出74914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0%;2022年,全县民生类支出1091448万元,占比85.9%,支出规模创历年新高;2023年,全县民生类支出1180932万元,占比80.5%,继续兜牢兜实民生保障底线;2024年,全县民生类支出972900万元,占比88.1%。

这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是投入最多的地方。

比如眼下,长丰县正在花出去的一笔4600万元的教育支出,就是用来对校舍进行维修改造。“这段时间我们已完成项目设计和招标工作,各项维修改造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计划于8月底全面完工。”长丰县教体局基建办负责人介绍。

近五年,长丰在教育上花的钱都是“大手笔”:投入约2.1亿元,对全县230所学校,包括偏远地区规模小的乡村学校老旧校舍进行了安全改造、功能完善和能力提升;投入17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1所;投入4亿元兴建了16所公办幼儿园。

加上教育基建项目建设、教育设备更新、补助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困难学生生活、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等,长丰县投入的总资金达84亿元。

“‘十三五’期间,长丰县教育投入增长保持在6.73%,‘十四五’期间保持在6%以上,确保了‘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到位。”长丰县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完善卫生健康服务方面,长丰县更是舍得投入。

从2020年至2024年,共投入54.3亿元用于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补助城乡医疗救助、大病救助、代缴特困人员等重点群体参保费、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

长丰县卫健委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作了盘点:“从2020年至今,长丰县建设了一大批医疗卫生项目,总投资61.49亿元,总建筑面积75.37万平方米,新增床位4130张,充实大型设备100余台。其中,安徽省立医院北区(上海六院安徽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北区(县中医院南区)、长丰县人民医院、长丰县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庄墓中心卫生院(长丰县传染病医院)、岗集中心卫生院、下塘中心卫生院已经投入使用。”

近几年,受多重因素影响,长丰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用该县财政局工作人员的话说,“收入少的同时,刚性支出却增加了”。

长丰县提前谋划,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通过税收、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国有资本进行布局优化以发挥其在民生保障方面的作用等方式,全力保民生。

“从2023年到2024年,长丰县相继发行债券45.21亿元、56.59亿元,今年到6月底预发行债券51.16亿元,这些资金全都用在了棚户区、农贸市场改造,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兴建公办幼儿园,雨污处理提升,引调水工程,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建设等民生领域。”长丰县财政局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长丰不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而是全力而为、全力而行。

久久为功  夯实“民生厚度”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织密民生保障网的时代征程中,“一老一小”既是家庭的情感纽带,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如何关爱“一老一小”,体现着政策的温度,也考验着政府的恒心。

在长丰县陶楼镇陶西社区,有一个“低调”的农村幸福院,13年里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温度”和“恒心”。

陶西社区于2012年整村推进时成立,社区内建了20栋五层楼,共600套房,安置了两个行政村的1780多位村民。

楼房还在建的时候,就有不少老人担心:这房子没有电梯,老胳膊老腿爬上爬下很吃力,能不能建点平房给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住?

陶西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300多位,这不是一个小问题。

很快,社区将情况汇报到镇里,争取来社区建设资金210万元,建起了3排共计27套平房的养老公寓,每套平房面积有44.5平方米,含一个客厅、一个厨房、一个卧室和卫生间。

第一批60周岁以上、有重病重残、无子女的老人们,被优先安排住进了这些平房里,每个月只需交100元租金,老人去世后,房子由社区收回来,再按标准重新分配。

这27套平房,一直是社区工作人员操心最多的地方。

13年来,27套平房的维护资金超过20万元,每一笔钱都是从村集体收入里支出。

2023年,社区从村集体收入里拿出钱,给每套平房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到了冬天,太阳能不好使,社区又给老人们装上了电热水器。

2024年,社区又拿钱对养老公寓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在每户门前修建了铝合金扶手,在台阶旁边铺设了坡道,并且将每户门前的空地改造成小菜园,“老人们种点菜的同时能活动活动,对身体有好处,万一哪块菜地歇久了没动,我们也能通过这个迹象判断老人是不是病了,会上门查看了解,及时予以关爱帮助。”陶西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多林说。

27套房并不够用,眼下提交了入住申请的就有7户老人,都在排着队。“这7户老人基本上都有疾病,但天天爬楼很不方便,怎么办?我们就在社区里找房子,凡是一楼闲置着的房子,社区都租过来,再转租给这7户老人,所以现在有6户老人住到了五层楼的一楼,另有1户住到了二楼。”李多林说,针对平房一直供不应求的矛盾,“社区正在想办法筹集资金,准备在南边的空地上再盖两排平房。”

2024年7月,陶西社区老年公寓被评为安徽省农村幸福院示范点,听到这个消息时,老人们都笑着说,叫“幸福院”就对了,社区为我们老人操这么多的心,事事考虑得这么细,做得这么周到,我们觉得特别幸福。

从2020年至2024年,长丰县共投入38.87亿元,用于养老金发放、补贴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发放残疾人生活困难补助、发放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优抚对象及各类退役士兵安置等,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坚决兜牢兜实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底线。

在长丰县,有一个已实施近10年的“长伴童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个案式服务”项目。

“这个项目从2016年由长丰县民政局开始实施,一开始是针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这两类,后来扩大到农村留守儿童及其他困境儿童。全县所辖镇村社区297位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全参与进来。被纳入关爱保护个案式服务的孩子,我们会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如果有经济上的困难,我们会想办法进行临时救助,如果是精神上需要关爱,我们会邀请第三方机构的心灵导师、社工为其提供帮助。”长丰县民政局社会福利救助中心工作人员施玮玮介绍。

该项目开展至今,受关爱保护儿童达840多人。

这些一干就是十年甚至更久的“民生项目”,是一面时间之镜,映照出初心。

逐梦奋进  只为“民生温度”

长丰正在迎来蝶变,也在开启一场新的征程。

从“贫困”到“百强”到“千亿”,一切的拼搏只为让百姓“共富”。

数字抽象而单调,但真金白银建起来的项目,正星罗棋布在长丰大地上。

在罗塘乡瓦埠湖引调水工程项目现场,水下管道施工已经拉开序幕,作为重点民生保障工程,瓦埠湖引调水工程预计今年底通水运行,届时,将彻底解决困扰长丰县多年的原水短缺问题,满足长丰县百万百姓喝上优质长江水的心愿。

在双墩镇,北城绿廊公园即将建成开放。作为重点民生项目,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周边市民运动健身、休闲赏景的新舞台。

在岗集镇,施工队伍快马加鞭,使得金明花园五期项目有望今年竣工验收,作为长丰重点民生工程,金明花园五期项目768套安置房,又将圆一批百姓的安居梦。

在下塘镇,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计划在今年5月底完成整体结构封顶,项目建成后,将提供1004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下塘镇的高端人才打造优质居住环境。

在水湖、双凤,因应省级养老试点,两个嵌入式养老综合体正在抓紧建设运营;在双墩,正在建设中的万科邻里中心焕发新面貌……

今年4月19日,长丰县领导主持召开建设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暨全县重大项目调度会,会上提出:“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既要‘顶天’对标国家的产业政策、省市战略部署,更要‘立地’贴合长丰发展需求、群众急难愁盼,让项目谋划既有政策高度,又有民生温度。”

这个“民生温度”,正是“抓发展、谋未来”的终极价值所在,更是长丰蝶变路上栉风沐雨、弦歌不辍的初心。

文:祁海群、李先峰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