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开展以来,撮镇镇通过网格化管理、智慧化赋能和群众共治,推动城市管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服务"转变,有效破解占道经营、环境整治、停车秩序等民生难题,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疏堵结合,破解城市管理顽疾
针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撮镇镇创新"规范疏导+智慧监管"模式,在东风大道文博城、学府路等区域划定统一经营区,引导摊贩"引摊入市"。同时,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和公安监控系统,实现全天候动态巡查,累计取缔露天烧烤等地摊餐饮30余处,流动摊点规范经营率提升62%。
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该镇开展"三高"沿线卫生死角攻坚行动,清理垃圾50余吨,并引入无人机巡查机制,确保监管无死角。此外,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整治乱搭乱建300多平方米、乱堆乱放137处,镇容镇貌显著提升。
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曾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撮镇镇联合交警部门推行"教育+拖离"双轨制,执法人员日常巡查中主动整理非机动车5000余辆次,对屡劝不改者依法拖离600余辆。目前,主干道停车入位率超95%,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板凳议事,群众共商解难题
撮镇镇创新基层协商模式,将会议室搬到街头巷尾。龙塘社区每月14日召开"红色板凳会",让居民在家门口参与社区治理。以征地保障项目为例,通过9次板凳会收集26条建议,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5件,推动重大项目顺利落地。
华光社区则通过"小巷说事"平台收集民意,针对秸秆堆积问题采取"一巷一策",组织机械与人力协同清理玉米秆234立方米,既杜绝焚烧污染,又保障了农户利益,惠及120余户居民。
全民参与,构建共建共治新格局
撮镇镇积极推动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撮城社区建立"需求-资源-办事"三张清单闭环机制,网格员通过"逢四说事"、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收集民意,2025年以来已解决社区治理难题52项。
此外,该镇组建"红色小管家"志愿服务队11支,开展助医助餐、法律咨询等服务100余次,并为50余户困难家庭提供帮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文:桑飞、王卫国
来源:肥东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