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川通道上民警与泥石流的72小时拉锯战

时间:2025-07-0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七月的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东旺乡,雨季如期而至,既慷慨又无情。

连绵的雨水,滋养着即将破土而出的珍贵松茸,预示着当地群众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季节。然而,充沛的降水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连日来,东旺乡境内连接云南与四川的交通咽喉——滇川通道,频频遭受落石、塌方、泥石流的侵袭,严重威胁着过往车辆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面对险情,东旺派出所的全体民警辅警已连续多夜无眠,始终坚守在抢险保通最前沿。

泥石流首袭

7月5日凌晨,滇川通道K47+400M处突发泥石流。清晨6时许,一位过境货车司机打来电话,语气焦急:“新联村吉里大沟这里洪水太大了,路被泥沙碎石堵死,车根本过不去!”

接警后,派出所迅速组织5名警察赶赴险情路段。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湍急的山洪裹挟着大量泥沙碎石倾泻而下,部分路面已被完全覆盖,交通中断。

民警辅警们一边设置警示标志,指挥疏导滞留车辆,一边与闻讯赶来的热心群众一起,挥舞铁锹,奋力清理堵塞路面的泥沙和石块。

下午3时,受阻路面基本清理完毕,十余辆被困车辆得以安全有序驶离。看着车辆远去,疲惫不堪的民警辅警们才稍稍松了口气。

二次塌方

然而,险情并未结束。7月6日凌晨3点,报警电话再次响起。

又是K47+400M处!泥石流再次发生,一辆来自贵州的自驾游小轿车深陷泥潭,无法动弹,情况危急。

4名警察立即驾车赶往现场。通往灾情点的道路本身已危机四伏,持续的暴雨导致山体松动,沿途落石不断滚下。

警车在夜色和雨幕中艰难前行,民警们不得不一边警惕观察山体情况,一边下车清理挡在路中的落石。

危险步步紧逼,行至半途,只听嘭的一声,警车的轮胎被锋利的碎石扎破,瞬间漏气。

“快,换备胎!”民警辅警迅速在狭窄且落石频发的路边展开抢修。

民警嘎玛事后回忆:“当时心里很急,被困的群众等着我们,但落石就在车后不远的地方往下掉,换胎那段时间,神经一直紧绷着。”

更换好轮胎,他们继续冒险前行。到达现场时,景象更为严峻:山洪如瀑布般汹涌而下,路面水流湍急,水深已没过膝盖。

那辆被困的小轿车陷在泥浆里,在洪水的冲击下很有可能坠入江中。水流太急,单人涉水靠近车辆十分危险。

民警们急中生智,迅速挽起裤腿,相互搀扶,后面的人紧紧拉住前面的人,在激流中结成“人链”,一步步挪到被困车辆旁,即刻铲除车底淤积物。

大伙儿用绳索将小轿车与后方一辆过境货车牢固连接。随后,站在冰冷的洪水中,合力推车头,同时指挥后方货车缓慢牵引。

“一二三!推!”在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深陷泥沼的小车终于被成功拖出。来不及休息,他们又拿起铁锹,与现场群众一起,争分夺秒清理路面淤积的泥沙石块。

这一干,又是整整4个小时。当天空泛起鱼肚白,道路终于恢复基本通行能力时,民警们浑身湿透,沾满泥浆,疲惫不堪,却掏出手机在雨夜中留下胜利的笑容。

险情再现

考验远未停止。7月7日凌晨2时许,熟悉的报警声第三次响起。还是那个K47+400M!泥石流又一次无情地阻断了道路。

大伙儿立刻从值班室的简易床铺上翻身而起,抓起装备,再次冲向那片熟悉的、令人忧心的塌方点。

清理落石、铲除淤泥、救助被困车辆……同样的场景,同样的危险,同样的流程,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重复的动作,在天亮前再次恢复了道路的通畅。

东旺乡地处崇山峻岭之间,辖区内遍布着地质结构不稳定的石头山。雨季,是落石、塌方、泥石流灾害的高发期,而滇川通道作为交通动脉,承载着巨大的通行压力,也首当其冲地承受着自然灾害的冲击。

“在这条滇川通道上,我来来回回参与应急救援,算下来至少得有40趟了。”到东旺派出所工作还不满两年的民警嘎玛说道。

清晨,雨势暂歇,但天空依然阴沉。教导员向巴拉追惦记着昨夜刚刚抢通的路段:“现场可能还会有安全隐患,下午咱们开车过去再仔细巡查一遍。”

雨季仍在持续,突发情况随时可能再次出现。从五月中旬开始,为确保采挖虫草群众的安全,东旺派出所的民警辅警们就进入了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如今,松茸季即将到来,守护这条滇川通道的安全畅通,保障过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成了他们压倒一切的重任。全所民警辅警已记不清有多久没有踏踏实实睡个好觉,更记不清有多久没有回过那个温暖的家。

滇川通道上,那抹被泥浆浸透的藏蓝始终挺立如峰,东旺派出所的民警辅警们用磨破的双手丈量责任,用嘶哑的嗓音传递平安,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香格里拉警方、迪庆州委政法委、云南政法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