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境线上的无声较量

时间:2025-07-0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杨济宇

深夜,云南德宏盈江边境的密林深处细雨敲打着树叶,也浸润着巡逻民警的肩头,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盈江边境管理大队应急快反队的移民管理警察正悄然穿梭在边境的山林间。

衣角与枝叶摩擦的窸窣,脚步溅起的泥点,是暗夜中最隐秘的声响,这是每晚必备的“山林查缉”科目,也是他们与潜在违法犯罪分子无声的较量。

(盈江边境管理大队应急快反队民警在中缅边境一线开展巡逻踏查)

“指导员,前面的林子里好像有动静。”对讲机里的沙沙声划破寂静。指导员刘旭攥紧装备,一声“警戒”令下,队员们瞬间隐入地形,与夜色融为一体。队长郭琛倚树展开地图,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标记着关键点位。雨后泥泞拖慢了脚步,却无法模糊他们如鹰隼般警惕的目光。当几名鬼鬼祟祟的男子刚点燃香烟庆祝绕关避卡得逞时,等待他们的是从四面八方冲出的移民管理警察。

(盈江边境管理大队应急快反队开展警务实战演练)

走出山林,已是拂晓。当第一缕阳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将金色温柔地泼洒在疲惫却坚毅的面庞上,民警徐元兵掏出无信号的手机,拍下壮丽的日出。回到执勤点,他将照片分享给远在2000公里外的父母。面对同事心疼地催促:“山里熬了一夜,快去补觉!”他摇摇头,指向同样彻夜查车的同伴:“你更累。能守卫边疆,不是谁都有这份荣幸的青春。”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所有戍边人的心声。

(盈江边境管理大队应急快反队民警在中缅边境一线开展巡逻踏查)

金竹寨执勤点,扼守铜壁关乡25.4公里无天然屏障的边境线。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国门咽喉”,日均人车流量逾千。民警们以年为单位,在这里扎下了根。24小时在岗,山林查缉与路面查验无缝衔接。吃盒饭、睡板房、熬长夜,停水停电更是家常便饭。白天酷热难耐,夜晚寒风刺骨,雨季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

(盈江边境管理大队应急快反队民警开展24小时公开查缉)

“记得一次,刚把潮透的被子晒出去,暴雨突至,偏偏这时来了待检车辆。”徐元兵笑着回忆:“等忙完,被子早淋透了。兄弟们没一句怨言,齐声说道:被褥可湿,国门防线,寸步不让!”这份乐观与坚定,是戍边人最硬的脊梁。

(盈江边境管理大队应急快反队民警开展24小时公开查缉)

截至目前,金竹寨执勤点已查获跨境违法犯罪80余起。这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他们不眠不休的坚守,是暗夜山林中步步为营的艰难跋涉,更是无数次与犯罪分子短兵相接、惊心动魄的较量。他们用智慧织就天罗地网,用勇气筑起铜墙铁壁,于最寂静的角落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

夜幕降临,小小的执勤点渐渐隐没在夜色中,化作一点微光,与满天星斗交相辉映。正如歌中所唱:“每当星星月亮悄悄地隐没,那是我第一个把太阳迎进祖国……”

(盈江边境管理大队应急快反队民警使用无人机开展边境巡查)

在祖国漫长的边境线上,最陡峭的山峰、最茂密的密林、最偏远的执勤点,都涌动着移民管理警察最炽热的爱国情怀。对他们来说,边关不是险,不是远,而是用生命守护的家,是心中最神圣的国。因为他们深知,国无防不立,边无防不宁,富民助强边,强边更富民。

(盈江边境管理大队应急快反队正在开展警务实战演练)

正是这一个个泥泞中的脚印,一次次风雨中的坚守,托起了边疆的稳固与人民的安康。(杨济宇/文、黄吉/图)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