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午后,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金融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金融共享法庭),金融特邀调解员蒋先龙正为一位小微企业主量身定制还款方案。
“方案既要银行资金安全,又要给你东山再起的机会。”他边翻动着计划书边说,旁边的调解员迅速记录着关键条款,这份即将进入司法确认程序的调解协议,与判决书、调解书同等效力,却省去了冗长的诉讼流程,大幅降低了当事人的解纷成本。
弥勒市是红河州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金融血脉奔涌,楼宇经济繁荣。对此,弥勒市人民法院弥阳人民法庭聚焦金融与房地产纠纷,以“源头预防、多元共治、信用修复、审执一体”的全链条解纷新生态,下好金融解纷“四步棋”,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司法动能。
夯实“强基棋”:党建赋能织密基层防护网
弥阳法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2023年与辖区乡镇、金融机构签署党建联建协议,搭建“三方联促”共建阵地,将信用建设、基层治理与金融扶持挂钩。依托56名金融特派员,在乡镇服务站开展工作,送金融风险防范知识进村入户,及时发现纠纷苗头。
弥东社区金融特派员老王成了“王老师”,进村入户时讲解防非法集资知识,同时,协助法庭送达涉农案件,村民赞其“让人踏实”。法庭借助特派员了解到涉农主体季节性资金周转难等情况,推动金融机构制定差异化方案,形成“人民调解+”“特邀调解+”联调模式,营造“人人是调解员、村村是信用村”氛围。
落子“布局棋”:专业调解打造解纷快车道
2022年,弥勒法院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出台《关于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精选金融机构骨干任特邀调解员,交叉调解他行纠纷,弥阳法庭全程指导并快速司法确认,将矛盾化解在前端。该机制运行以来,成功化解146起金融纠纷,平均处理周期1周左右,比诉讼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30天左右,且全程免费,实现“零成本”解纷。
2023年,某房企贷款逾期致楼盘面临停工风险,特邀调解员在法庭指导下组织双方磋商,达成协议并司法确认。银行代表感慨:“通过调解加司法确认,极大减少了纠纷化解的成本,特邀调解员懂金融术语、知行业规则,沟通效率大大增加了。”
作为解纷核心引擎的金融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目前已升级为高效运行的“金融急诊室+修复站”,并提供“一条龙”服务,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
妙手“解困棋”:纾危助企激活市场活力
弥阳法庭注重“定分”更重“止争”,助力企业修复信用。2022年,当地一农业产业化集团子公司1500万元贷款逾期,若强制执行将影响企业及地方产业。法庭联动综治中心、金融特邀调解员,推动双方达成18期还款协议。银行在企业首期还款后解除财产保全,一年半后贷款本息全部收回,企业重获生产活力。
抢占“先手棋”:首逾预警筑牢风险防线
弥阳法庭推动银行从“事后追讨”转向“事前预警”,选弥勒农商行为试点,干警下沉网点开展夜间课堂,培训调解方法、提供协议模板。客户首现还款困难时,银行立即启动内部和解,客户经理协商拟定还款计划;有再逾期风险的,无缝对接法庭调解平台。
曾面临房贷违约的小周,在客户经理与调解员帮助下获一年宽限期,保住房产。“这套机制对于银行和客户是双赢!”弥勒农商行风险部负责人胡经理坦言。数据显示,该机制使辖区金融诉讼增幅连续三年放缓,2024年末金融机构不良率同比降2.4%,实现双赢。
从冰冷的债务数字到温暖的信用重生,从被动诉讼到主动源头治理,从单一的金融解纷到融合房产、涉农行业多元共治,三年来,弥阳法庭以专业化赋能金融领域善治,审结案件3375件,标的超11亿元,多元化解纠纷1513起,获红河州“七五”普法先进集体、集体三等功,让“小法庭”尽显司法服务的“大作为”。(李劼、弥勒市人民法院弥阳人民法庭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