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这里是肥东

时间:2025-07-08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彭红玲

淝水之东,巢湖之北,

一座城市,

以“浚遒”之名,

穿越千年历史云烟,

成就全国百强县、全国文明城市

黄永东  摄

自然与人文,

历史与现代在此交响,

快节奏与慢生活,

科技与创新于此共舞,

这就是肥东。

管贤海  摄

历史悠久

大陈墩遗址发现的稻粒结块

见证华夏农耕文明的最初曙光,

将肥东文明的历史定格到新石器时期,

作为国家记忆

被永久珍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集乡刘岗村出土的玉琮,

以40厘米的高度位列全国第三高,

它通天达地、连贯古今,

成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符号,

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像这样镌刻历史印记的古遗址,

这里有198座,

贯穿新石器至明清时期,

串联起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脉络。

文脉绵长

这里自古文风浩荡,

引无数文人墨客竞咏叹。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游学此地,

发出“地多一撮,书重百城”的赞叹。

“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三顾此地,

遗下“才高八斗”的风雅情怀。

晚唐诗人罗隐游历此地后,

写下千古名句

“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

北宋文豪欧阳修品尝此地的泉水后,

留下千古名篇《浮槎山水记》。

据不完全统计,

从三国到民国时期的1700多年里,

约有200余位文人墨客

在这里留下1100余篇诗词歌赋,

构成延续千年的肥东文脉

铸就了“中国散文之乡”“中华诗词之县”

“中国诗歌小镇”的文化基石。

英杰辈出

历史上

清官廉吏的典范包拯出生于此,

其“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箴言

为这片土地植入生生不息的廉洁基因。

胡子文  摄

从元末忠臣余阙

到明朝开国功臣吴复,

从红军将领柯武东

到合肥城第一个中共党小组创建者童汉章,

……

在中国历史的重要时刻,

总有挺身而出的肥东儿女

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永恒的骄傲

晚清时期

这里走出去18位杰出淮军将领、

800多位淮军,被誉为“淮军摇篮”。

新中国成立前,

这里先后有4000多人走出国门,

闯荡世界,被称为“安徽第一侨乡”。

历史上众多影响国家命运的战争,

亦在这里发生,

吴魏大军在此激战,

孙权留下了“皆不克,还”的遗憾。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的指令从这里下达!

“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

陈毅同志在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卧室西墙壁上,

题写的七绝诗至今还在,

读之依旧令人心潮澎湃。

景色优美

“天与人间作画图,南谯曾说小姑苏”

八百里巢湖在这里

蜿蜒出19.8公里最美黄金湖岸线,

铺展绝美城市画卷。

陈振  摄

肥东版的

“洱海”“小三亚”“天涯海角”“天池”

“香格里拉”“爱情隧道”“天路”

……

令人“沉醉不知归路”。

杨华  摄

“山为浮来海莫沈,萧梁曾此布黄金。”

大别山余脉在此绵延东陈,

合肥近郊第一高峰浮槎山、白马山、

四顶山、青阳山、龙泉山……

写尽王绩笔下“山山唯落晖”的精致。

昂德  摄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笔下的“湿”情画境,

在亚洲最大的近自然湿地十八联圩、

管湾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画卷里悠然舒展

罗勇  摄

夜幕降临后,

当安徽省最大湖上音乐喷泉的

百尺水龙跃破长空时,

安徽省首家县级“全龄智能运动体育馆”里

全民运动的热情正酣

一城的活力便有了喷薄的注脚。

丁跃梅  摄

当激情四射的文旅项目新业态,

遇见热辣滚烫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那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的

古村落、古街、村咖、民宿、露营地、

簪花、剧本游、情景演绎……如繁星点点

一城的诗意便有了具象的勾勒。

四方食事终归一碗人间烟火。

肥东人的快乐密码,

尽在“撮一顿”!

邀上三五好友去撮街

撸串、火锅、烤肉、龙虾……

徽味、川味、湘味、粤味……

好吃根本停不下来。

还有张集贡鹅、石塘驴巴、泥鳅挂面

侨乡虎头鸡、鱼头泡饭、小仔炸酱、白龙黄鳝、

公和堂狮子头、梁园“三绝”……

每一种美味都让人“上头”。

“新”潮澎湃

五年前,

全球最大的高效光伏组件项目之一

协鑫集成60GW超级光伏组件项目在这里落户,

开辟了肥东战新产业赛道,

如今“新三样”千亿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农业大县已然华丽蝶变新兴城市。

王牌  摄

三年前,

本土企业安徽环瑞电热器材有限公司,

打破欧美核心技术垄断,

研制出耐高温200度的自限温伴热带产品,

让“肥东智造”温暖世界

去年,

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成为肥东首家本土上市企业,

引领本地企业逐浪资本市场的蓝海。

王牌  摄

前不久,

边聊天边为关晓彤冲咖啡的

“肥东造”人形机器人

“巡霄”首次亮相央视,

成功完成了工业“劳模”

到生活“暖男”的跨界首秀

从战新产业的破题起势,

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从资本市场的踏浪前行,

到未来产业的逐梦远航,

从筚路蓝缕的创新求索,

到借助合肥滨湖科学城实体化改革的东风,

这里的新质生产力正奔涌不息。

好风凭借力,扶摇上青云!

多高架桥、环高速路、

双地铁线、三高铁站、一飞机场

肥东以“安徽交通第一县”的顶配优势,

为经济腾飞畅通发展血脉

陈超伍  摄

从历史深处走来,

在新时代向“新”而生!

今天的肥东

正执古韵之笔,挥创新之墨,

决战“十四五”,迈向“千亿县”

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文:彭红玲

来源:肥东县委宣传部供图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