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整体育人水平,合肥42中在7月5日的暑假校本培训中,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与集体备课活动深度融合,双轨并行。此举旨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团队协作效能,以期在锤炼教学基本功、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取得新突破。
培训伊始,周艳艳校长对湖畔分校教师团队加入当天培训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她依次介绍了42中长江路校区2025年中考取得的优异成绩、青蓝结对汇报、集体备课展示、中考试卷研磨等活动安排,并强调在未来——学校将以长江路校区的厚重托底,湖畔校区的潜力奋进为精神内核,共绘教育新篇章。
随后,青年教师代表韩文敬、陈慧敏、徐晶晶、杨雪、程珍珍、王丹、余燕分别进行“青蓝工程”成果汇报,在他们的阐述中,师父不仅是教学上的引路人,更是思想上的领航者,在师父的指导下,他们学会了如何深度研读教材、精准把握学情、精心设计环节;如何驾驭课堂、启发思维、调动学生。并积极地走出校门,接触到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和前沿的教学理念。
“青蓝工程”不仅是一项培养机制,更是一份温暖的传承。它让青年教师深刻体会到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有人引领、有人扶持的幸福。未来,青年教师将继续以师父为榜样,把汲取的养分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不断精进,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接着,七年级英语组和九年级数学组还进行了集体备课展示,提供了不同学科、不同学段集体备课的鲜活范例。七年级英语组作为起始年级代表,展示了如何基于学情设计趣味性、活动性强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基础;九年级数学组作为毕业年级代表,则聚焦中考要求、能力提升与分层教学策略,呈现了如何高效精准地应对升学挑战。这种跨年级、跨学科的展示,让宝贵的集体智慧可视化、可借鉴。
合肥42中党总支部书记戴鹏程对两项活动给出了高度评价,他指出青年教师的成长要抓住三个关键:关键人物、关键时刻、关键事件,而结对的师父就是关键人物,跟对关键人物,踏实学习,才是成长的密码。对于两个学科组的集体备课展示他表示深受感动,准备充分、内容丰富、过程规范——这都是各校区各学科组学习的典范。
在下午的培训活动中,周永久、周宜奎、赵庆鑫、杨雪、宋琼、王丹、郑齐平分别代表中考七个学科进行了中考阅卷心得反馈,通过分享各学科在评分标准把握、典型试题作答分析、学生常见失分点、优秀答卷亮点以及阅卷流程优化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为老师们提供了最直接、最鲜活的教学改进依据,对提升教学精准度、优化备考策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实践指导价值。
最后,中考学科的老师分组完成2025年中考真题的研卷思考,此项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它是教师连接考纲要求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关键环节。通过这一环节,教师能真正吃透中考、反哺教学、精准指导、提升自我,最终为学生决胜中考提供最坚实、最专业的支持。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深入题海,学生方能轻舟远航。这份投入,是提升教学质量、赢得中考胜利的基石。
来源: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供图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