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合肥推动“车机人”协同计划 打造聚合型智能产业集群

时间:2025-06-20来源 : 合肥日报作者 : 刘小容

汽车“长出”翅膀  机器人“开进”工厂

合肥推动“车机人”协同计划,打造聚合型智能产业集群

当汽车遇上无人机和机器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6月19日,一场汇聚政、产、学、研、金多方力量的“车机人”协同发展工作专题推进会在合肥举行。

现场,各方围绕一个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碰撞:如何依托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将其强大的产业链、供应链和技术积淀,向低空经济与智能机器人两大新兴赛道延伸赋能,打造出“聚合型智能产业”集群?

透过这场讨论了3个小时的推进会,可以一窥合肥“车机人”的聚合未来。

直击痛点

如何将汽车链优势 “外溢”新赛道

这不是合肥第一次提出“车机人”协同计划。

早在今年3月,2025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合肥就发布了“车机人协同计划”,由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以下简称“国先中心”)牵头,宣布要将优势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延伸至低空经济和智能机器人领域,覆盖160家核心厂商。

这一计划的诞生,直指产业创新的核心痛点——高昂的试错成本与供应链效率瓶颈。“以低空经济和智能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亟需降低创新门槛。”国先中心智能机器人事业部负责人孙丹丹一语道破关键。

据介绍,“车机人”协同计划的工作思路,就是以“场景驱动、产业协同、技术融合、政策保障”等多维度发力,加速构建支撑“车机人”聚合型智能产业的共性技术和服务体系,引导合肥市六大整车厂发挥产业链、供应链集群优势,实现芯片模组、传感器、电机、电池、电控等全链条部组件研发、制造能力向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产业覆盖延伸。

而合肥的底气就在于,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新能源汽车“换电”试点、“双智”(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试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四项国家级头衔的城市,合肥已锻造出全国规模最大、品牌最响、链条最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

从突破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到定义智能体验的智能座舱芯片,再到精密的汽车零部件,“合肥造”技术已在全球舞台崭露头角。

时不我待的是,造汽车与造无人机、造机器人的底层技术是相通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高能量密度电池、航空级显示系统,与新能源汽车核心动力同源;智能机器人的多模态语音识别、环境感知融合算法等,与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共享底层逻辑。

“车机人”协同计划正是打通这层“技术血缘”的钥匙,合肥的重点企业也正在携手布局。

2月24日,亿航智能、江淮汽车与合肥国先控股有限公司在合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携手推进合肥市低空产业园建设,共同开启低空经济与新型立体交通生态发展。据介绍,江淮汽车将释放其在大规模精益制造、成熟产线工艺设计及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深厚积累,和亿航智能合作,为eVTOL的量产与自动化铺路。

共建生态

打造聚合型智能产业集群

“车机人”协同绝非简单加法,而是构建一个技术深度耦合、产业链条重构的庞大新体系。推进会的“豪华阵容”印证了这一点:

政府方参会者有市汽车办、市低空经济专班、市机器人专班、国先中心等,高校院所有中国科大仿生机器人张世武教授团队、北理工合肥研究院等,企业有江淮汽车、亿航智能、零重力飞机、览翌航空、乐聚机器人、零次方机器人等,金融机构有建设银行、兴泰科贷、中国人保等,聚齐了政、产、学、研、金全链条。

在企业的热烈探讨中,“车机人”协同计划所布局的未来,轮廓渐显。

在江淮汽车技术专家陈加超看来,“车机人”协同应用的场景,飞行汽车必不可少,这也是目前江淮汽车正在全力投入的研发方向。但细究其技术难关,首先就是要跨越“安全鸿沟”。

他坦言:“让汽车飞离地面,动力已非最大难题,真正的挑战在于达到航空器级别的功能安全和持续运行可靠性,这远超无人配送等场景的要求。”陈加超表示,江淮汽车正在打造“车机人”低空飞行领域核心技术布局以及生产规划,推动eVTOL技术落地应用和产品制造,赋能经济发展。

在中科深晰团队负责人张超超看来,“车机人”协同的创新应用正在快速推进,并在应急安全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潜力。

“我们专注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场景化应用,研发的多模态感知察打一体系统能够让机器人在特殊环境中进行更加清晰的感知、更精准的判断、更高效的执行。”张超超表示,得益于合肥市实施的“车机人”协同计划,原本搭载在机器人身上的察打一体系统,现在可以在无人机、无人驾驶车、水下无人船等方面应用,这一AI和机器人融合的创新技术为城市安全构筑了新的防线,提升了应急响应能力和安全防护水平。

孙丹丹表示,他们将针对智能汽车、低空无人机和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招引落地核心配套企业,打造“车机人”协同标杆综合应用场景,形成实现智慧制造、货运物流、公共治理等场景全覆盖,并启动未来智慧示范社区建设。

畅想未来

剑指“低空经济第一城”与“机器人量产高地”

合肥“车机人”协同计划的目标,是构筑“中国低空经济第一城”与“千亿级人形机器人量产高地”。对此,合肥将在企业招引、开放创新、场景应用等方面加大力度,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在企业招引方面,合肥将对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产业新落户的企业,在用房、用地、用能、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并相继出台细分产业专项政策;计划设立“未来出行”专项基金,采用“投资代补”模式对落户合肥的企业进行投资等。

作为合肥本土低空经济企业,合肥览翌航空相关负责人在推进会上就呼吁,推动“车机人”协同发展,“整机制造”与“应用落地”要双轮驱动。“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系统、起降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以及专项法律法规的加速出台,是产业腾飞的关键前提。”

而对于企业关切的问题,合肥也将其列入计划清单当中。

据透露,合肥计划布局“车机人”后市场服务生态,对检测检验、维修保养、事故调查、航空器适航审定、无人机反制、飞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培训、回收利用、数据增值等相关业务企业在资质认证、金融配套、场景试点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加快构建“制造、服务、循环”一体化产业价值链。

在最为关键的技术创新方面,合肥已成立了“车机人智能共性技术攻关与中试熟化平台”,由国先中心牵头,合肥有关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与企业等创新主体参与,将共建共享专利池,创新人才链的生态养成机制。

“无论是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航空器还是智能机器人,这些产业复杂度高,涉及多领域技术整合,都是体现工业水平的新兴产业。”陈加超说,期待“车机人”协同发展计划,带来人类生活场景的新变革。(刘小容)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