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天津籍退休干部尹阿姨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凤凰谷生命养护中心居住4个月后,已将这里当作第二故乡。在元阳县,河南省退休干部张先生在老干部活动中心愉快地打着乒乓球,与当地退休干部一同学习、活动。在河口县槟榔家园小区,浙江退休干部曹素娟被这里的民族风情深深吸引,度过了蛇年春节仍舍不得离开。这些温馨的场景,正是红河州为外地退休干部精心构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的生动写照。红河州通过“医养结合、文化浸润、服务创新”三大举措,营造出“落地即安家、融入成家人、扎根作主人”的旅居养老新生态,让越来越多的旅居人爱上红河,留在红河。
医养融合筑就康养家园
“推窗见绿,服务周到。”来自天津76岁的退休干部尹阿姨笑着说,开远市凤凰谷生命养护中心的环境和服务尤为出色。每位老人入住后都会接受健康评估,医护人员每天定时跟踪健康状况,服务十分贴心。目前,有200多名离退休干部在这里“安家”。
河口县人民医院康养中心同样备受好评,78岁的退休干部荣文明对此赞不绝口:“这里服务周到,医生护士负责,还带我们锻炼、学习保健操。”该中心进行了适老化改造,配备了各种紧急呼叫系统,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和生活照料服务。
作为医养融合发展标杆,开远市已建成8家专业机构,医养结合床位4509张,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床位位居云南省前列。这些机构将养老、旅居和医疗紧密结合,为外地退休干部旅居养老提供了优质服务。
文化浸润“催生”第二故乡
在元阳县哈尼小镇房车露营集聚地,元阳县委老干部局积极为旅居养老的外地退休干部宣传、推荐老干部活动中心各功能室、社区活动场所,并提供各类服务,呼吁他们参与学习和志愿服务活动。正在元阳县老干部活动中心打乒乓球的河南省退休干部张先生感慨:“活动中心不仅提供运动场地,还让我们参与他们的学习和活动,工作人员还热心推荐美景、美食,太暖心了。”目前,有来自山西、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地旅居退休干部20余人到活动中心参加各类活动,到老年大学报名学习本地特色文化课程。
弥勒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则免费开放21个功能空间,由本地和外地老干部组建的“弥勒小提琴”乐队活跃于各类文艺活动中,促进了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红河州各县(市)将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打造成“共享式”文化阵地,让旅居的退休干部享受学习的乐趣和运动的快乐。同时,还积极解决外地退休干部的困难和诉求,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到当地生活中。
机制创新护航旅居发展
2024年底,红河州委老干部局召开了离退休干部建言献策座谈会,部分州级老领导和各行业相关人员共商旅居产业发展大计,围绕文旅资源、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品牌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加强市场管理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诸多前瞻性建议。在元阳县,“千里相约,千年相遇”银发联谊座谈会促进了本地与外地老干部之间的友谊。他们互相推荐美食、分享文化、交流经验,为红河州旅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随着云南省《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及实施方案的出台,红河州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升级,致力于打造最佳旅居目的地和“旅居云南•红河最好在”品牌。据统计,红河州目前已有151个村庄具备接待旅居游客的条件,经营性旅居房屋3974栋、房间6.21万间、床位10.23万张。红河州老干系统也将为外地旅居红河的退休干部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让“红河最好在”成为万千旅居老干部心中的温暖印记。(王宗林、红河州委老干部局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