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绿色特产>

原农业部副部长、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尹成杰为中国特产之乡三十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致辞

2025-05-26 15:23

来源:中国网绿色特产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2025年04月17日上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和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支持,国家事业单位绿色农业特产发展中心、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国家秸秆产业发展联盟、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特产之乡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特产之乡三十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发布会隆重举行。image.png

原农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党组成员,尹成杰在特产之乡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特产之乡三十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发布会上致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迈入了崭新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色产业的壮大,对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农业结构、构建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对 2025年“三农”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增收,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指明了方向。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我国作为特色农业生产大国,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和众多名优特精品种。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对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加大发展力度,坚持“小品种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将名优特精小品种培育成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提高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加快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各地应充分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明确主导产业,打造产业优势,构建产业集群。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发展多元化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以特色农业资源和产品为依托,推进农业精深加工,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开发特色农产品,提高特色农业产业附加值和比较效益。

以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当前,我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迅速,但部分地区仍存在产品未形成产业、规模效益低、同质化发展等问题。我们要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践行“两山”理念,促进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特色农业产业科技含量,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发展。建立健全特色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优良品种培育力度,推进特色农业品牌创建,以品牌开拓市场、提升竞争力。

进一步加强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当前,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特色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迈上 14000亿斤新台阶,特色农产品产量也屡创新高。然而,部分地区出现产品销售不畅、积压、价格下跌等问题,生产者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因此,我们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打造销售平台,提升农产品流通营销能力。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农产品营销能力,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消费需求平衡,实现高效快捷、低成本的农产品营销,解决特色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以营销带动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同步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流通营销能力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苗江涛摄)

【责任编辑:曹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