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安徽文化产业闪耀深圳文博会:展现“文化皖军”强劲实力与创新活力

时间:2025-05-23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刘静

image.png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图:张大岗 摄

2025年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作为连续16年参展的“老朋友”,安徽此次组织79家优秀文化企业亮相,以“徽风焕彩  皖韵流长”为主题,在15号馆文化消费・文旅融合展打造1188平方米的综合展馆,全方位展示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彰显新时代“文化皖军”的强劲实力与崭新形象。

image.png

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安徽文化产业综合馆。图:张大岗 摄

四大展区亮点纷呈,多元呈现安徽文化魅力

安徽文化产业综合馆精心设置四大特色展区,构建起传统与现代对话、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立体展示空间。

六尺巷创意实景展区以艺术化手法呈现六尺巷入口及局部形象,又通过还原戏歌《六尺巷》的演出场景,重现了这一安徽文化符号从地方走向全国的历程,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

文化科技融合展区汇聚26家企业,集中展示安徽在文化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其中,科大讯飞带来的多语种AI透明屏,作为国际领先的跨语言智能交互解决方案,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化交流中的前沿应用;合翼航空的低空观光航空器EH216-S模型、安徽李未可科技的Meta Lens Chat AI智能眼镜、华光影像科技的8K超高清广播级EFP摄像机等创新产品,彰显了安徽在低空经济、智能穿戴、超高清影像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此外,时代出版数字精品数据库、“北环城”文化科技旅游项目等“文化+科技”示范产品,以及新媒体集团服务矩阵、安徽广电CDR数字广播生态建设等成果,全面呈现了安徽文化科技融合的多元场景。

文化旅游融合展区汇集31家参展企业集中展示“宣文艺旅”融合发展及“文旅+科技”“文旅+农业”“文旅+电商”等创新成果。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林水寨生态农业园等项目,展现了安徽依托丰富文旅资源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现场还开展文旅产品销售,促进文化旅游消费。

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展区聚焦非遗与创意交融,20家企业带来国家级、省级、县市级非遗产品及文创作品。八公山豆腐传统美食体验、亳州万花田药食同源养生茶饮、古井贡酒冰激凌、淮南牛肉汤等特色美食,文房四宝、祁门红茶、宿州中草药布鞋等传统工艺品,通过具象化场景设计和沉浸式体验空间,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安徽历史经典产业的传承与创新。

六家企业新品发布,释放文化创新活力

展会期间,安徽共有6家企业开展安徽文化产业新品发布会。其中,马鞍山洪滨丝画手工艺术有限公司的《东方丝画》与《西方油画》艺术对话项目,探索传统丝画与西方油画的融合创新;明光窑云艺术品销售有限公司的桃花泥、安徽术艾熊科技有限公司的手指有声点读书及电子产品、安徽有戏数字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非遗文创、安徽黑铅笔品牌设计有限公司的芜小空AI智能航空教育毛绒公仔、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玉见文明”文创产品等5家单位的展位发布,涵盖艺术、科技、教育、非遗等多个领域,集中展现了安徽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活力。

安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强劲,政策与创新双轮驱动

近年来,安徽文化产业在政策支持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政策层面,安徽围绕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领域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关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徽州文化数字化传承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安徽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实施,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推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

文化科技融合方面,安徽积极打造国家级和省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目前,全省共有4家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合肥、包河区、蚌埠高新区为集聚类,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单体类),基地总数居全国第7位,不断提升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能力。

新业态发展成为安徽文化产业的突出亮点。全省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在广播影视设备制造、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领域涌现出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新华发行集团等知名企业,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等企业在人工智能、5G开发等领域具有显著技术优势。2024年,全省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636.6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等多个行业小类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合肥包河区和黄山市分别出台政策支持直播产业和微短剧产业发展,进一步激发了新业态的发展活力。

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安徽加大对短视频、微短剧、网络直播、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项目的扶持力度,2024年通过文化强省资金扶持了37个重点文化产业平台和项目。同时,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27家重点企业及2个项目入选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入选数居全国第5位。此外,安徽还积极推动“文旅+百业”跨界融合,成立乡村振兴电商联盟,助力乡村振兴。

值得关注的是,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共有3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园区)、141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以包河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基础打造的紫云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力争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计划到 2025年底产业规模突破650亿元,到2027年达到1000亿元。今年1月-4月,园区已完成签约项目40个,一季度实现营收153亿元,同比增长22.4%。芜湖神山(镜湖)文化科技产业园、宿州直播产业园、黄山微短剧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也在积极谋划建设中,安徽正以紫云山为引领,培育更多新型文化产业发展载体。

此次深圳文博会,安徽不仅全方位展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更通过交流合作、项目签约等平台,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安徽将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奋力谱写文化强省建设的新篇章。

文:刘静

图:安徽省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