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烂尾楼困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云南省保山市腾冲法院创新府院联动,联合政府、企业、债权人多方力量,实现从“烂尾”到“新生”的转变,以司法动能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火山沉寂:烂尾楼的休眠之痛
清明过后,腾冲的雨季来临,淅沥的雨滴蕴含着无限的生机。曾经,邻近腾冲热海风景区那片一度热闹非凡的小区工地,如同休眠的火山,凝固着三百多户家庭的安居梦。2013年,腾冲某文旅公司以“山水为邻、温泉入户”的蓝图点燃希望,却在资金断裂后归于死寂。交房承诺如同火山岩浆般冷却硬化,未封顶的楼体与锈蚀的钢筋,成了城市肌理上最刺目的裂痕。
“交房无望,钱也打了水漂,谁能想到会这样?”业主李某攥着发黄的《商品房预售合同》,语气里满是无奈。2018年,腾冲法院判决解除合同、退还购房款,但1.6亿元的执行标的如同火山岩般沉重。土地查封、账户冻结、企业濒死……烂尾楼成了吞噬希望的“火山口”。
热海融冰:府院联动的法治泉涌
“法治不是封冻的火山湖,而是热海沸腾的硫磺泉。”面对僵局,腾冲法院并未选择“一拍了之”和“终结执行”,而是积极配合启动府院联动机制,联合政府、企业、债权人多方力量,为烂尾楼注入重生的“地热”。
市委政府引入云南某房地产公司以3.5亿元收购该小区楼盘项目,化解债务危机。在此过程中,腾冲法院主动对接外省法院,协调土地解封事宜。法院执行局创新执行和解方案,以“分期支付+资金监管”模式保障业主权益。首期25%的购房款到账时,李某感慨万千:“原以为钱都沉进水里了,没想到还能捞回来。”
陶土重塑:司法匠心的窑火淬炼
云南某房地产公司接手该楼盘项目后,腾冲法院的“司法温度”仍在延续。为助力企业“塑形重生”,法院以马站乡碗窑村匠人制陶的匠心,灵活运用解封与查封——土地调规需解封?可以!但必须“解封一步、查封一步”,确保资产如陶坯般稳固;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允许分期支付,但需定期“晾坯”,按时汇报经营状况。
“既要保业主权益,也要给企业留一口气。”执行法官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户业主的还款进度。截至2025年4月,业主已收回65%购房款,而接手的房产公司也在司法“窑变”中,将烂尾楼淬炼为每平米均价2万元以上的高端楼盘。
和顺新生:风景楼盘的涅槃画卷
如今的小区工地,白墙黛瓦掩映在森林山地公园中,硫磺温泉沿和顺古巷般的连廊蜿蜒入户。曾经的钢筋水泥废墟,化作了新中式别墅的飞檐;曾经荒芜的工地基坑,成了非遗传承人展示皮影、清戏的文化广场。
“不退房了!这房子比当初承诺的还漂亮!”有业主改变主意选择留下。至此,腾冲法院以“放水养鱼”的智慧,“步步为营”的严谨,让烂尾楼成功实现了涅槃重生。这是府院联动的生动答卷,更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真实注脚。正如腾冲传统藤编匠人所言:“断线不可怕,只要经纬仍在,总能续出新篇。”如今,在小区清晨温馨的阳光里,正以司法的温度为经,市场的活力为纬,交织出边城最美的营商环境新篇章。(腾冲市人民法院、保山政法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