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作客橄榄坝,夜夜梦回傣族园。”这不仅是对橄榄坝傣族园的深情赞美,更折射出云南西双版纳独特的魅力,如今,西双版纳正凭借温润宜人的气候、独特的雨林风光、神秘的生物多样性、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让这片土地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旅居目的地。
(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打造个性化旅居体验
在橄榄坝生活一天是什么体验?
清晨,穿上特色傣族服饰,跟当地人一起“赶摆”,软糯香甜的糯米饭、热气腾腾的小锅米线、香气四溢的烧烤,缕缕炊烟间,尽是人间烟火气。吃饱喝足后,拐个弯去傣族园,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亲手做一个陶器,让生活“慢”下来,在这里能够邂逅最纯粹的自然和温暖的人情……社交平台上,有游客记录了在橄榄坝的一天。
当“生活体验”超越“景区打卡”,游客对个性化旅游体验的追求,以及对可持续旅行方式的推崇,正在重构西双版纳旅游业态。西双版纳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旅居者推出的“小团”游玩路线,涵盖了经典景区巡游、秘境探索、非遗传承、民族文化等多元场景。例如热度排名前列的“野象谷一日游”,包含森林牧象、雨林轻徒步、古法傣族造纸等体验,将西双版纳的傣族文化与自然奇观完美结合,既能打卡“大IP”,又能体验新玩法。
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掀起了“与世界断联1天”西双版纳基诺山雨林徒步的热潮,在“消失”的1天里,游客在专业向导的带领下,穿梭在热带雨林中,踏进溪流,踩进河谷,像“野孩子”一样在丛林荡秋千,感受最原始的快乐。
“我感受到雨林磅礴的生命力,没有信号、没有烦恼,在这里我找回了那个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自己。”网友“吃个葡萄”在小红书发布了自己的徒步体验。“小团”游玩路线以其个性化、便捷性和体验感,已成为旅居客实现快旅慢游和沉浸式体验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
差异化布局旅居产品
在西双版纳旅居是“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从过去的“打卡式旅游”到如今的“沉浸式旅居”,2024年,近70万人放慢脚步,来到西双版纳度假旅居,遵循“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原则,西双版纳深挖各地特色,打造差异化“旅居产品”。
(曼听公园供图)
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推出“傣医睡药疗法”,将传统医学诊治与现代康养旅游融合,高峰期时每天体验人数达百人;望天树景区雨林学校依托自然生物资源优势推出研学活动,过去一年接待超5000名青少年完成研学课程。南糯山村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将哈尼村寨的老房子改造为酒店、民宿,同时,依托周边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等,推出了山野徒步、采茶制茶体验等配套服务项目,为游客打造了品香茗、听私语、观落日的诗意生活。
南糯山村酒店木可岚山南店长徐明镜说:“春季带客人采茶、徒步,夏天带客人去山上捡菌子、挖甜笋等山野食材,然后用这些食材给客人做地道美食。”这样充满烟火气的旅居生活,正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在南糯山邂逅了最纯粹的自然和温暖的人情。”来自山东的游客张阿姨感叹。
而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的不断扩大,240小时过境免签、东盟10国旅游团免签入境西双版纳等多重利好措施叠加,国际游客也纷沓而来,针对此类游客,西双版纳量身打造了风情共鸣之旅、茶咖体验之旅、文化体验之旅、康体养生之旅等18条特色旅游线路产品及旅游消费新场景,为旅游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正如那句“一日作客橄榄坝,夜夜梦回傣族园”,西双版纳的魅力,一旦相遇便让人魂牵梦萦。5•19中国旅游日期间,西双版纳以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学”七大核心内容,推出多项优惠政策与惠民活动,这里有看不完的美景、尝不尽的美食、体验不够的民族风情,诚邀八方游客来西双版纳旅游、旅居,慢下来、静下来、住下来,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体验“一种‘象’往的幸福”。(蒲兴南)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