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公安:拨响党建引领“三根弦”奏好基层治理“三部曲”

时间:2025-05-12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近来,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公安局以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为目标,恪守“公安姓党”政治属性,紧扣“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以“铸魂、融合、惠民”为主线,积极打造“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队伍管理深度融合。

拨响“铸魂弦”,奏好政治建警强基进行曲

理论学习强信念。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为载体,积极开展集中学习与研讨,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将政治教育与实际行动相结合,鼓励民警辅警通过“田间课堂”“火塘党课”“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双语宣教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今年以来,党员民警辅警到村寨累计开展“汉苗”“汉壮”双语宣讲30场次,覆盖群众20000余人。

纪律严明铸铁军。把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全年工作整体布局,围绕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按照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思路,真抓严管,年内开展督审检查40次,发布督查通报5期。全县公安队伍政治意识明显增强、日常养成明显好转、执法执勤明显规范、作风形象明显转变、核心战斗力明显提升。

结对党建激活力。10个派出所党支部与乡镇村组(社区)党支部建立“1+N”区域党建联盟130个,拉近与村组(社区)党支部距离,将公安业务更好地融入到群众工作中,极大地强化党组织凝聚力,有效推动了各项基层治理工作的效率。

拨响“融合弦”,奏好党建业务双促交响曲

洞察隐患预警先行。派出所采用“分片包村+流动巡查”模式,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片区,安排民警辅警结合日常治安管理、矛盾纠纷排查治理、法治宣传等工作分片包村。同时,各派出所立足“破小案”积累“大平安”,依托“党建引领队建”的工作原则,充分调动各村组(社区)基层治保力量组建党员牵头的治安流动巡防小分队130支,有效遏制入室盗窃、盗窃家禽、农作物等农村常见违法犯罪行为。今年以来,全县盗窃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3.33%,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9.89%。

源头防控夯土筑基。秉持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理念,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以基层网格为单元,常态化推进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和分析研判工作,对梳理出的重点矛盾纠纷、重点人员、重点事项清单式把脉问诊,通过及时评估、靶向预警、预控于先。年内依靠基层网格自主摸排矛盾纠纷533起,化解503起,化解率94.37%。

稳固成果长效长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已化解的重点矛盾纠纷由分片联系民警不定期回访,密切关注被调解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杜绝矛盾反弹,巩固成果,排除隐患,筑牢基层安定根基。

拨响“惠民弦”,奏好贴心服务协奏曲

聚焦民生温度,搭起警民连心桥。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创新便民服务举措,聚焦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开通“绿色通道”,由民警携带相关设备主动上门服务,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舒心。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上门办理身份证22件,帮助解决疑难户口问题13个。同时推行预约服务,群众可通过电话提前预约咨询,错峰办理业务,极大节省群众时间成本。

聚焦热点密度,织起警民和谐网。结合社区警务工作要求,邀请群众代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村委干部等常态化开展警民恳谈会,听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办理结果,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警民恳谈会24场次,帮助解决企业难题14个,主动上门为商户、企业消除安全生产风险隐患200余个,收到群众感谢信3封、锦旗8面。

聚焦服务精度,架起警民暖心炉。坚持践行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针对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通过民警定期上门走访传递公安温暖与关怀,积极开展帮扶救助工作。今年以来,开展特殊群体帮扶活动14次,走访困难群众60余人,参与公益进校园活动3次,服务师生800余人。(马关县公安局、文山州公安局新闻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