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和探针卡是半导体制造中晶圆测试环节的关键组件,可以筛选不良芯片,避免无效封装、降低成本,是半导体测试的“质量守门员”,技术壁垒高且国产化空间大。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已实现突破,但高端领域仍需攻克材料和工艺难题。
作为国内半导体探针卡领域的“破局者”,扬州奕丞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奕丞科技”)自2022年成立以来便聚焦MEMS微机电探针的研发与制造,填补了国内在先进探针领域的空白。其核心技术团队由半导体行业资深专家组成,平均拥有20年以上产业经验,自主开发的MEMS探针采用前沿工艺,在微针径、高导电、耐电流等关键性能上与国际龙头Technoprobe等企业比肩,部分指标更具优势,成为国内首家实现高速CPU芯片测试探针国产化的企业。2023年6月,公司一期项目顺利量产,形成年产360万根探针的产能,标志着我国在这一“卡脖子”环节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在国产半导体自主化浪潮中,奕丞科技的市场地位与战略价值尤为凸显。当前,全球芯片测试探针卡市场被美、意、日三国企业垄断,国内先进探针卡及探针长期依赖进口。奕丞科技凭借技术先发优势,成功进入晶合集成等晶圆厂及通富微电等测试设备商供应链,其产品可直接替代进口,有效降低国内芯片制造企业的测试成本与供应链风险。据行业数据,2023年全球探针卡市场规模达25亿美元,预计2028年增至45亿美元,其中MEMS探针卡占比超40%。随着我国10座以上新建晶圆厂陆续投产,2025年本土探针卡需求有望突破5亿美元,奕丞科技作为国内少数具备高端探针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将充分受益于国产替代红利与行业高增长机遇。
2025年2月,合肥滨湖产业发展集团旗下股权投资平台包河创投公司通过包河领航创业基金与包河科创二期基金,完成对奕丞科技的战略投资。此次投资将助力奕丞科技扩展探针头制造产线及探针卡组装产线,进一步打通“探针研发—制造—集成”全链条,加速突破高端探针卡技术壁垒,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随着5G、车规芯片、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对高端探针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奕丞科技在微间距探针、垂直探针卡等前沿方向的布局,将持续巩固其在国产替代中的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奕丞科技计划借此契机将公司总部迁至合肥市包河区,深度融入区域半导体产业生态,为包河区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示范区注入强劲“芯”动力。
文:合肥滨湖产业发展集团 杨帆
来源:包河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