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精准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河口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出涉企服务“组合拳”,全面护航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为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司法动能。
搭建涉外调解新平台,多元解纷“再深化”
在红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涉外民商事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中心及国门法院诉讼服务站,与云南省贸促会法律部签署合作备忘录,引入昆明启航商事调解法律服务咨询公司、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调解工作室等多家调解组织进驻中心,并聘请辖区多家银行工作人员、民营企业代表17人为商事纠纷特邀调解员,对接普洱仲裁委员会、澜湄国际仲裁院设立仲裁调解工作站,打造高效的“诉讼、调解、仲裁”一站式纠纷解决新格局。组建以青年干警为主的RCEP规则及争端解决机制学习研究小组,培养一批具有丰富涉外审判经验、高水平涉外审判能力和水平的专家型涉外审判人才队伍。作为云南省唯一一家与外国法院建立长效常态会谈机制的法院,与越南老街省老街市法院定期开展司法会晤,深化金融纠纷、劳务纠纷、合同纠纷调解、诉讼等方面合作。
畅通多元解纷路径,跑出护企“加速度”
建立人民调解、律师调解、涉外纠纷调解、涉侨纠纷调解、涉少数民族纠纷调解等5个调解工作站,与31家单位建立27个多元化解联动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河口南溪国门法庭建设,打造定点和流动巡回审判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与南溪边境派出所建立“庭所联动、共解纠纷”联防联动工作机制,2024年受理各类涉企案件857件,审结836件,调解354件。开辟涉企涉侨案件“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做到快立、快审、快执,灵活运用诉前、诉中财产保全,近90%的涉企纠纷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及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涉企合同纠纷案件平均审理周期33.42天。提升诉讼便利度,推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费、电子送达、网上调解、网上庭审等线上服务,2024年网上立案率47.25%、网上缴费率96.79%、电子送达率95.73%。
善意执行有温度,兑现权益“零时差”
充分协调执行指挥中心与执行实施团队的关系,一站式执行服务窗口前移,向当事人提供执行启动、执行接待等一站式服务。坚持善意文明的司法理念,妥善办理涉民营企业执行案件,慎用查封、冻结、扣押、拘留等强制措施,对有履行能力且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避免简单采取强制措施,为其提供主动履行的机会,在全力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护航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2024年,办理执行案件1296件,执结1259件,执行到位金额30642.24万元。
完善府院联动机制,助企重整“再复活”
坚持“破产审判专业化、府院联动常态化”理念做好制度保障,制定出台《河口县人民法院关于企业破产案件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关于印发〈企业破产费用保障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试行)〉的通知》等破产案件办理规范,积极推动破产企业重整、和解等再生。完善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推进破产案件协调办理,组建破产审判合议庭,实现法院与管理人在“一网两平台”上协同办案,灵活运用“破易云”等平台线上召开管理人会议。
普法活动多样化,法治赋能“零距离”
组织民事法官面向河口县金融系统举办民法典讲座,到自贸区及越南街向越南商户“面对面”普法宣传,引导外籍人士了解涉外法律咨询途径。对挂联企业进行走访,针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合同签订、法律风险,联合自贸区红河片区管委会开展“送法进企业”专题授课。选取行贿犯罪案件开展阳光庭审活动,邀请各部门领导干部、职工等100余人旁听,进行警示教育,为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奠定法治基石。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河口法院将持续聚焦经营主体需求,以更精准的司法服务、更便利的诉讼环境、更高质量的审判业务,擦亮法治化营商环境“金名片”,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司法保障。(孔馨苑、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