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长丰县杜集镇:以文润心 催开“繁花盛景”

时间:2025-05-07来源 : 中安在线作者 : 沈慧

文化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长丰县杜集镇持续推进文化振兴,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耕多彩“村晚”,共享文化盛宴;着力文旅融合,讲好生态故事;推广板凳议事,注入“源头活水”。不断营造全民参与、全面开花的文化氛围,不断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的精神动力,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

深耕多彩“村晚”,共享文化盛宴。“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身边人演绎身边事,小节目讲好乡村振兴、移风易俗大道理,这就是乡村村晚的意义。”杜集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李杨说道。杜集镇已连续举办多场次乡村“村晚”,“村晚”节目精彩纷呈,快闪、相声、戏曲、舞蹈等众多节目轮番登场,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四季“村晚”搭台,文旅经济“唱戏”,杜集镇将“村晚+”作为乡村新的文旅支撑点。“村晚”突出了群众主体作用,群众实现了从“观众”到“主角”的转变,在内心上增加了情感认同,提高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演出中他们用喜悦的笑容、欢乐的舞姿、动听的歌声展现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实现了“村晚出圈”“群众入圈”的双向奔赴。

除举办乡村“村晚”外,杜集镇还走入艺术赛道,境内“我的庄园”半芽艺术馆于2024年举办了《含情美眉》王仁华水墨作品展,2025年举办了“水墨乡野·大翼图南”主题水墨画展,画家杨和平为杜集这个生态之乡带来了一场水墨艺术视觉盛宴。

着力文旅融合,讲好生态故事。合肥杜集鸟岛景区,是杜集镇的一张生态名片,“这里过去是荒芜的河渚,如今层林尽染,有白鹭、仙鹤、斑鸠等上万只鸟类,这一切都因为一个老人,这个老人就是陆凤奎……”每一个踏入鸟岛的游客,想必都听说过鸟岛和陆凤奎老人的故事。陆凤奎老人守护鸟岛30余年,从一棵树变成一片林,从荒芜滩涂变成绿意盎然、勃勃生机。常有游客感慨:“如果没有陆老长年累月的守护,就不会有如今林的海洋、鸟的天堂。”杜集镇依托鸟岛3A旅游景区,实施鸟岛+文旅、鸟岛+游学研学、鸟岛+康养度假等模式,不断深挖鸟岛文化。向更多人讲述杜集鸟岛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宣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

如果说鸟岛是杜集的一张生态名片,那么五七干校则凝结了一段特殊时期的历史底蕴。踏入五七干校,红色砖瓦结构的旧址矗立其间,走过“五七大道”“前进桥”,可以看到办公楼、大礼堂、干部宿舍、劳动场所等。在充分尊重原物原貌,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干校进行了提升改造,充分展示旧址的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立体呈现那段尘封的岁月。

推广板凳议事,注入“源头活水”。杜集镇分外注重思想引领,小庭院、大树下都变成“宣讲场所”,“普通话”改成“土方言”“小故事”讲清“大道理”。没有会议室、没有主席台,一个村组,十几条板凳,村民围坐,学惠民政策、听党史故事、提发展建议、解矛盾纠纷……让党的新思想、新政策与群众生产生活有机融合,这就是杜集镇“板凳议事会”的现场画面。

该镇18个村(社区)广泛推广“庭院板凳议事会”做法,充分发挥其议事堂、宣讲台、谈心室作用,传达政策、传授技术、传播文明,及时解决急难愁盼,狠抓移风易俗,全面提升乡风文明。不仅如此,为有效破除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沁润心田,镇党委、政府指导18个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将德高望重、带动能力强的乡贤、村民等能人纳入组织,不断强化治理效能,淳化乡风民风。(沈慧)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