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苍山洱海到西南边疆 干警李玉明心里藏了一条长长的边境线

时间:2025-04-29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从苍山洱海到西南边疆,变化的是山川地貌和风土人情,不变的是守国安民的初心和责任担当……25岁的年轻法警李玉明已经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中级人民法院派驻到景洪市004号联防所快一个年头了,刚走出大学校园不久的他已经褪去青涩,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守边人”。

不畏艰苦,在困难的环境中锤炼成金

004号联防所地处中缅边境,山路崎岖、丛林茂密,大型野生动物和蛇虫鼠蚁出没是常态,对于自小饱览风花雪月景色的李玉明来说,这里的条件不可谓不艰苦。

2024年4月,入职西双版纳中院不久的他主动提出选派到基层,把艰苦的环境当作磨炼自己的平台,尽自己的力量守护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

当地漫长的雨季让断水断电情况时有发生,遭遇极端天气时物资会变得十分紧张,刚到004号联防所的李玉明也曾遇到过踩着一脚没过膝盖的黄泥,连夜到山下报备财产损失的情况。

300多个日夜里,陪伴几个联防队员每天巡山最忠实的伙伴是几条巡逻犬,肩负着站所值守、辖区巡护、边境巡防的重要使命,虽然是村民送来的无名犬,李玉明还是给它们起上了“牛头山”“004”等名字,象征着同为忠诚坚守脚下土地的“特殊一员”。

“我们是抵御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所以每天巡逻的次数只有下限,没有上限。”李玉明短短几句贯口俏皮话便道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重担。遇到突发情况,尤其是追踪借着夜色偷越国(边)境的犯罪违法人员,手持探照灯没入山林中一整晚更是家常便饭。

值得骄傲的是,驻派至今,004号联防所开展的边境巡逻达2400余次,协助公安机关抓获涉嫌参与跨境违法犯罪人员5人。

从“院”到“所”,穿山越岭时也勤学本领

结束了一天的巡查回到所内,李玉明开始详细回顾记录巡逻发现的每一处异常情况。

通过向老联防队员请教学习,一年时间,李玉明也练就了一身观泥痕、辨草色的追踪本领,一根不起眼折断的枯枝是他判断是否有人员经过的重要依据,一山头的野菜野果也能分辨个七七八八,这些技能都是以前的他从未想过的。

“现在我的弹弓技术也是很拿得出手的。”李玉明有些腼腆说道,遇到境外有无人机越过国境线查看路线情况,他便拉紧弹弓射向无人机,不消几发便打退了这些不怀好意的“来访”。几番较量下来,便催生了李玉明更多灵感,他也自掏腰包购买了一架无人机帮助巡逻,发现隐蔽的边境“死角”,扼守要道,也间接培养了他航拍摄影的爱好,解去工作之余的乏闷。

“爱学习”和“善思考”是李玉明身上最显眼的标签,枯燥的环境,仍不能阻止他汲取新的知识,适应新环境的同时,自身仿佛像一块永远吸不饱水的“海绵”。闲暇时,一有时间他就认真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不断积累,努力从多方面拓宽自己的视野,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司法干警业务能力。

走村串寨,用普法装点自己“第二故乡”

入职法院以来,李玉明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短短2年的工作经历,他已经有着法院干警、抵边联防所所长、驻村工作队员等多重身份,每一个角色、每一重身份他都不负嘱托,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奋勇向前。

扎根基层,李玉明已经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每天,李玉明都往返在边境线与挂联村寨之间,积极参与到村寨基层治理中来。挂联至今,完成对全村165户890人三轮逐户清查。

李玉明深知,做基层工作既要走进群众的家里,更要走进群众的心里,为此特意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经验方法。身边的勐宋村委会综治队队长吴广局也忍不住夸赞道:“玉明做事认真细心,善于站在边境村民的角度考虑问题。”

为了把法律法规讲明白,他以“院坝会”“火塘会”“树下共话”等形式对群众进行针对性普法宣讲,向村民讲解妨碍国(边)境违法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免语言障碍影响普法效果,李玉明主动联系州法院组织党员、法官成立双语普法工作队到曼嘎村小组开展普法宣讲活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村寨氛围。

作为西南边疆的忠诚卫士,法警李玉明心里一直藏着一条长长的边境线,每天用脚步丈量国境线的长度,以青春诠释使命的重量,筑起山河无恙的脊梁。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