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本届科交会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重点开展开幕式、展览展示、专项活动、对接交易等四项重点工作,会场设置六大展区及线上展厅,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现场展示了来自1501家单位的2578件展品。
本届科交会上,蜀山区携合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中科安飞、元硕太赫兹、八方地动、中科天达等共10余家园区、院所和企业参展。现场,蜀山元素引人关注,充分展现蜀山在科创领域的新力量。
展馆内,一架造型科技感十足的无人机吸引众多目光。这便是来自蜀山企业中科安飞带来的AF-Y60低空运载无人机。
中科安飞(合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低空技术研发、生产与服务为一体的新质生产力企业。本次带来的新产品主打“为复杂环境运输带来新解决方案”,支持货箱模式和空吊模式,满足各种“空中送货”任务,为长距离飞行和大载荷提供高效、经济、安全的解决方案。“设备配备30L EPP货箱,可轻松拆卸,随时切换空吊式。只需轻轻一按,就会自动释放锁降,当货物到达装载表面时,绞车系统自动释放货物,无须着陆。”中科安飞现场负责人介绍。
中科安飞携新品亮相科交会。
在云计算与大数据展区,来自科大硅谷蜀山园的合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携其孵化企业研发的九韶内核AMCAX 4.6、智能工业设计平台、AI企业知识管理模型等多项成果亮相,吸引了众多上下游企业前来参观洽谈。九韶内核AMCAX实现了国内工业软件“零”的突破。AMCAX 4.6本月4日刚刚上线,包含大量新功能和改进,进一步优化了软件性能。
九韶智能展示基于国产自主几何内核的人工智能模具设计平台。
合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坚持技术自主攻关。承担2024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人工智能驱动的下一代工业软件开发及应用”,围绕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管理三大板块,在航空航天、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全面发力,打造“人工智能+制造业”生态空间。目前已孵化招引企业近30家,其中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
作为率先从事“非语音智能听觉”技术开发的科技企业,八方地动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高精度宽领域地动仪记录声音与振动数据,正为城市应急安全、数字化交通等领域建立智能听觉感知能力。
八方地动研发的智能监测设备。
建立“非语音智能听觉”要求系统能够无人操作,并且在毫秒的时间内自动解译信号,因此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十分关键。“我们是一家依靠听觉与其他产业产生联结的企业,科交会为我们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机会,直接和潜在目标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开拓市场资源。”八方地动总经理徐飞介绍,目前公司有近50%的员工均来自中国科大,未来将以科大硅谷为核心,进行基于“非语音智能听觉”的技术产品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推广。
中国环境谷。
在重点园区展区,来自中国环境谷企业中科天达带来了自主研发的“城市内涝监测预警预报系统”,该系统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打造一套集预警预案、险情处理、决议决策、紧急会商、指挥调度等为一体的可视化城市内涝防御处理模式。通过“现场监测传感器+视频监控+云服务平台”,融合气象、监测、监控等防灾减灾相关的多维度数据资源,及时、广泛发送预警信息。“本次会议规模大、产品多,也希望能有更多合作伙伴可以参观对接我们的产品,达成友好合作。”企业现场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交会上,中科天达展示自主研发的城市内涝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和气象环境综合监测仪。
近年来,蜀山区深入推进“全域科创”战略,系统构建多元创新生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科创产业深度融合,科大硅谷、中国环境谷“双谷联动”格局基本形成,战新产业蓬勃发展,科创企业集聚涌现,推动全区综合实力实现连续争先进位,在全省全市创新版图中已占据重要席位。在近期发布的赛迪创新百强区(2025)榜单,蜀山区排名全国第24位、全省第1位。蝉联全省第一,全国排名再进位,跃升两个位次。
“科大硅谷”蜀山园硅谷大厦。
2024年,蜀山区净增国家高企157户,总数达943户,同比增长20%;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1252户;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招商新成立企业133户。新增市级高层次人才625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77.7件、居全省前列,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区。新增载体面积36万平方米,新增省、市级孵化器4家,新建孵化器3家,新培育国家级后备梯队4户。科大硅谷蜀山园硅谷大厦入驻院士团队9支,新签约全球合伙人6家,累计12家全球合伙人招引孵化170余家企业。
文:汪珩、徐明、詹伟伟、朱琛琛
来源: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