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体验劳动乐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4月15日,合肥市七里塘小学的五年级学生迎来了一堂特殊的劳动课——上课地点在学校教学楼的楼顶,这里经过精心打造和全新升级,成为孩子们的“开心农场”。学生们在楼顶兴致勃勃地浇水、锄地、播种,体验劳动的乐趣。
“空中农场”
充分利用校园空间
来到合肥市七里塘小学的教学楼楼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块整齐的农田,很多植物刚刚露出嫩芽。
这座“空中农场”名叫“七里香四季农场”,可种植面积达853平方米,并且设有12个种植池、5个种植区,涵盖蔬菜、谷物、中草药、花卉以及果实类种植区。
之所以选择在教学楼楼顶建设这样的农场,该校相关负责人坦言:“因为我们学校占地面积比较小,所以我们想充分利用学校的空间。在教学楼的设计之初,我们便和设计师沟通,将教学楼的楼顶打造成可上人楼面,并建成种植基地。”
同时,该基地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划分责任区域,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劳动实践,确保学生们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学习各种植物的种植与栽培知识,体验劳动和收获的过程。
据介绍,学校每周都会安排一节劳动课,老师会带领学生来到这里,开展相关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全程参与。
实践结合
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现场,来自该校五年级的学生韦思琪正在为自己种植的艾草浇水。她说,“这样的劳动课让我们感受到了种植的快乐,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后面,我还可以用艾草制作香囊。”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农作物耕种全流程,学校特别打造了二十四节气特色植物种植区、劳动展示区和食育加工区。学生们不仅可以种地,还可以在这一基地里完成烹饪、手工制作等全流程。
此外,合肥市七里塘小学在党建引领下,通过劳动教育进课堂、劳动课与实践基地相结合、开展研学游体验、举办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等,持续创新劳动教育模式。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夏伟/文 罗浩宇/摄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