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肥市庐阳区坚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突破口,通过“移动窗口+容缺窗口”双轮驱动,改进传统受理、审批模式,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图 | 庐阳区政务服务中心
“移动窗口”架起民生连心桥
“真没想到现在办证都不用出门,服务都送到家里了!”近日,家住逍遥津街道三牌楼社区的九旬居民朱奶奶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称谢。原来,庐阳区政务服务中心接到老人补办身份证的求助后,立即启动“移动窗口”服务机制,协调公安窗口工作人员携带专业设备上门,完成信息核验、指纹采集全流程服务,还通过“加急通道”将制证周期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5天。
这样的暖心场景已成为庐阳区政务服务的常态。当前,该区正积极构建“网格化+政务服务”体系,建立特殊群体服务台账,组建流动服务队,为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预约办”“上门办”服务,实现从“坐等审批”到“主动服务”转变。
“容缺窗口”跑出审批加速度
近日,市民高先生在办理楼体字申报时,因企业Logo标识注册材料尚未获批陷入困境。城管窗口工作人员启动“信用承诺+容缺办理”机制,采取“先行受理、限期补正”方式当场办结业务,并详细告知其补正材料的时限及注意事项。
图 | 业务办理现场
“原以为要再跑两三趟,没想到当场就办结了!”业务高效办结后,高先生对“容缺办”服务模式赞不绝口。
“按常规流程,需待Logo审核通过后才可办理楼体字申报。我们在确认申办对象的情况符合容缺审批办理条件后,当场就办理了,尽量让企业‘少跑腿’。”庐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城管业务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庐阳区累计办理容缺事项654件,开展上门服务15次,群众满意率达100%,以有温度的政务服务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文:王凯、赵真、陈晓敏
来源:庐阳区委宣传部供图供稿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