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从“巡回法庭”到“跨境调解室”:一位边疆女法官的14年司法守护路

时间:2025-04-1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曾真

在4月2日举行的以最美的名义——云南省政法干警先进事迹分享会暨2024年度“最美政法干警”发布仪式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陶智芳荣获2024年度“最美政法干警”提名奖。这位来自祖国西南边陲的女法官,用14载青春在国境线上浇灌法治之花,年均办案超300余件,审结率达97.88%,创新构建“三四五”边疆矛盾纠纷化解模式,让边疆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司法温度。

国门下的法治守护者:14年巡回审判路

地处中缅边境的澜沧县,80余公里的国境线串联起20个乡镇的村村寨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9%,“山高路远、案多人少”是当地司法的真实写照。2010年,陶智芳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法学专业毕业后,放弃留昆机会毅然返乡。“边疆群众需要的不仅是公正判决,更是触手可及的司法服务。”这句入职誓言,她践行至今。

14年间,陶智芳带领团队始终在巡回审判路上,巡回审判箱中常备的《诉讼指南》和急救药品,成为翻山越岭间的“法治百宝箱”。在2023年“绿美乡村”建设中,进村入户成为她的“家常便饭”,白天进行实地勘验,夜晚带领大家围坐火塘释法说理,成功化解10余起土地纠纷,村民感慨:“陶法官讲的《民法典》让我们听得懂、用得上,我们就相信她!” 

智慧司法的边疆答卷:构建多元解纷“澜沧模式”

面对边疆地区地广人稀的治理挑战,陶智芳以“数字赋能+多元共治”破局。她主导构建起非诉讼与诉讼方式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三四五”边疆矛盾纠纷化解立体模式,即“三纵三横”村村解纷网络工作模式、“四防四化”预防化解综合解纷机制和五支少数民族地区特色解纷力量,推动50%以上的纠纷化解在诉前。2023年,澜沧法院网上立案率达64.7%,电子送达成功率86.38%,两项指标位居全省边疆法院前列,让边疆群众充分体验“门口立案”“指尖诉讼”等“一站式”诉讼服务。澜沧经验为边疆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在滇缅边境的糯福乡阿里村,一起困扰中缅边民三年之久的跨境合同纠纷僵局被成功打破——陶智芳巧妙运用线上调解平台破冰解难。依托该数字调解通道,她还接连化解多起涉及边境民众的离婚纠纷。这个架设在云端的调解机制,以其“跨国界、零距离”的独特优势,赢得中缅边民交口称赞,被当地群众誉为“跨境调解室”,成为边境线上一张闪亮的基层治理名片。

柔情护蕾显担当:织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网

兼任县妇联副主席期间,陶智芳推动建立“司法守护石榴籽”工程。在她的带领下,三年来通过诉讼服务中心“绿色通道”累计为900余名妇女儿童提供维权服务,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42份。在雪林乡左都村,她推动将邻里和睦、孝老爱亲、犯罪可耻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创新《文明积分管理办法》,通过“法治积分超市”引导村民学法守法,该村近三年涉未成年人案件大幅下降。

某一年的寒冬,她顶着重感冒和同事徒步7公里,为遭受家暴的残疾妇女现场立案、现场调解。案件审结后,当事人亲手缝制的拉祜族挎包成为她最珍视的“奖章”。今年春节期间,她发起“法治进边寨”行动,带领青年干警在中缅边境村寨开设“双语法治讲堂”,累计授课48课时。

芳华无悔的初心答卷:国境线上的法治微光

颁奖仪式上,评委会给予这样的致敬词:“她用司法的温度融化边疆冰雪,用创新的智慧破解治理难题,让法治微光照亮国门村寨。”当被问及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时,她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思索,缓缓说道“每次走进法庭,看到群众信任的眼神,听到那一声声真挚的‘法官’称呼,就知道所有的付出都有意义。事业是沉甸甸的责任,容不得丝毫懈怠,家庭是心底最柔软的牵挂,每一次为公平正义奔波后的归家,看到家人的笑容,一切努力都值得。”在她的带动下,澜沧法院“90后”干警奋发有为,近三年有多人获省级以上表彰。

面对荣誉,陶智芳坦言:“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14年坚守的肯定,更是对边疆司法工作者的集体褒奖。它既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新征程的起点——激励我们以更大勇气破解群众急难愁盼,也为年轻干警树起奋斗标杆。”

夜幕降临,陶智芳又踏上巡回审判路。车灯划破浓雾,照见界碑上的国徽,也照亮蜿蜒的山路。在这位80后女法官的记事本扉页,一行字墨迹犹新:“让每个法律文书都经得起山河检验,让每道车辙都化作边疆法治的年轮。”在祖国西南边陲,司法为民的初心,正随着巡回路上的车鸣声,回荡在崇山峻岭之间。(曾真)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