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记者从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合肥公共资源交易完成项目标段2568个,同比增长8.68%;成交金额511.64亿元,同比增长9.77%,实现“开门红”。
项目交易显著提速。不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智化转型升级,率先探索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建设“青天大模型”。开发AI类人评审场景,完成全国首个项目应用,原需3.5小时评审工作缩至15分钟,效率大幅跃升。
招投标服务保障升级。针对“评定分离”、民生工程等省市重点项目,开通招标绿色通道,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一季度,完成“评定分离”项目标段68个,成交金额116.37亿元;容缺受理未来大科学城等项目23个。
交易平台辐射增强。通过持续深化平台整合共享,深入推进“双盲”评审,扩大远程异地评标合作“朋友圈”。一季度,开展省内双盲评审主场项目84个,提供客场工位710次。不断创优营商环境,激发更多交易项目踊跃进场,一季度,社会进场项目成交金额100.33亿元,同比增长69.33%。
帮助企业减负增效。免收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投标保证金,鼓励招标人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免除投标担保。一季度,减免投标保证金80.67亿元,涉及近4.1万家次投标企业、561个工程建设项目标段。
监管效能持续优化。开展招标文件“双随机”检查,抽查项目240个,发现并整改问题14个。严管各方交易主体责任,给予投标人记不良行为记录31次,处理35家代理机构,扣分49名专家。赴34个项目施工现场,开展合同履约“两场联动”专项监督检查,下发问题清单45份,打造阳光公正的市场交易环境。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