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昌宁县:科技赋能提升检察战斗力

时间:2025-04-1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最高检“数字检察战略”和“科技强检”工作部署,积极探索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与无人机等新技术新设备在检察工作中的深度应用。2022年以来,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有效监督线索100余条,成案111件,使用无人机参与公益诉讼现场勘查6次,破解传统取证难题,推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2件案件顺利办结,实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价值追求,为新时代法律监督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激活法律监督“数字引擎”

坚持“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运用”的数字检察总要求,组建数字检察工作专班,健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应用工作机制,推进“一体化办案”和“兵团作战”。与16家单位建立常态化数据共享协作机制,打通县域内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按需共享。自主创建刑事“挂案”清理、刑事裁判涉财产刑法律监督等7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2024年,2个法律监督模型上架到省级模型库推广应用。依托自主创建的7个模型办理各类监督案件83件,助力刑事“挂案”清理、国有财产保护、特殊人群指定法律援助权利保障等领域检察监督;积极应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平台”模型库模型26个,成案28件,全省“数字检察创新示范院”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

深化无人机技术应用,打造公益诉讼“空中哨兵”

在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案件中,针对污染现场隐蔽、涉案区域地形复杂等难题,运用无人机航拍实现全视角、多点位动态取证,突破空间限制。配备大疆Mavic系列航拍无人机2台,2名干警持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运用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设备,通过高空全景拍摄、低空细节捕捉等方式,快速锁定违法点位并同步固定坐标、时间等数据,有效破解取证视角局限、证据时效性不足等难题。

2024年参与省检察院办理“澜沧江小湾库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专案”,使用无人机对小湾库区漭水段的网箱养殖区域拍摄高空全景和特写取证,包括网箱全景、江桥对岸全景、码头全景、船坞全景、1-12号网箱以及相应的污染特写,将所有照片上传至720云平台得到完整效果展示,该案最终督促相关行政机关投入资金80余万元开展问题整治;2024年在办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公益诉讼案中,向农业农村局制发检察建议后,农业农村局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及时向施工单位拨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款100万元,确保了施工进度,保障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后昌宁县检察院使用无人机前往实地拍摄高空全景图及特写,并录制视频资料,实现对整改情况可视化比对分析,经跟进监督,项目推进滞后问题已得到整改,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昌宁县人民检察院、保山政法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