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国烽烟,
识梁山好汉,
叹取经艰难,
惜红楼梦断。
2025年3月26日上午9点15分,在永红路小学的报告厅,五彩的灯光洒在舞台上,仿佛拉开了一场神秘之旅的帷幕。在这个充满期待的时刻,五年级2班的全体同学即将用他们的表演倾情呈现四大名著课本剧专场演出。学生们以《西游记·猴王出世》《三国演义·草船借箭》《水浒传》《红楼梦·红楼春趣》四幕经典剧目,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长河,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
《草船借箭》——稚气未掩谋略深
“诸葛亮”手持鹅毛扇立于“船头”,十余名学生高举绿绸模拟江涛翻滚,后排同学摇动贴满“箭支”的草垛道具,再现雾夜借箭奇谋。小演员以稚嫩嗓音道出“三日之限,敢立军令状”的铿锵台词,将诸葛亮的从容睿智演绎得妙趣横生。
《红楼春趣》——春入红楼纸鸢飞
随着音乐响起,柔和的灯光洒向舞台。饰演宝玉、黛玉等角色的演员们,身着华丽精致的古装,衣袂飘飘。放风筝的道具五彩斑斓,形态各异,蝴蝶风筝翅膀上的金粉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燕子风筝细长的尾巴随着演员的奔跑,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仿佛真的翱翔于天际。
当演员们嬉笑打闹,围绕“放风筝”展开互动,整个舞台充满了灵动的气息,完美地将《红楼春趣》中春日大观园的热闹与雅致呈现在观众面前,带领大家穿越时空,走进经典。
《智取生辰纲》——童趣智斗扣心弦
烈日炎炎下,“白胜”挑着酒桶踉跄出场,七位“好汉”假扮贩枣商人暗中布局。学生们带着真枣,用矿泉水瓶巧妙下了蒙汗药,用两个大袋子装了“沉甸甸”生辰纲,当“杨志”揉着太阳穴踉跄倒地时,观众席爆发阵阵惊呼。剧目特别增设“事后追查”互动画面,本班级个子最高的女生扮演知府(拍案大怒),而“杨志”毕恭毕敬的表演让观众鼓掌喝彩。
《武松打虎》——武松勇斗景阳虎
扮相英武的“武松”在景阳冈酒店豪饮后,踉跄上山。猛虎从布景后窜出,张牙舞爪。武松敏捷闪过,挥拳痛击,与虎殊死搏斗。最终,老虎瘫倒,台下掌声雷动。
《猴王出世》——石破天惊显神通
舞台上光影交错,两名小演员用一块蓝布将花果山水帘洞瀑布“搬”进现实。一身金色毛发“美猴王”从“仙石”中破壳而出,率群猴翻腾跳跃惟妙惟肖,一段自编猴拳表演活灵活现赢得满堂喝彩,让经典故事在校园焕发出新活力。
据班主任陈老师介绍,本次展演打破常规,班级的四个学习小组正好对应四大名著,四个学习小组都是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定角色,进行排练,每个学习小组都有自己的导演,四位小导演上台分别分享了在排练中发生很多有趣和难忘的事,其中涌现出的“道具大师”——学生们用废旧纸箱制作的玉皇大帝的帽子及黄色床单披风、蓝色布制作的人工瀑布、废弃的扫把干制作的打虎棍,以卡纸制作的大树令评委和同学们赞叹不已。
经过四轮演出,五年级2班的四大名著课本剧落幕,经过激烈角逐与评委们的专业评定,第三学习小组凭借《水浒传》斩获“数你最棒”一等奖,其余学习小组分别获得了“葱明伶俐”“瓜目相看”“茄而不舍”奖项。
颁奖仪式上,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邢媛媛首先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了祝贺,并对同学们的精彩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此次课本剧展演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是一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通过沉浸式体验,让经典名著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随后,娄燕芳副校长对同学提出了要求,她希望同学们在强化角色塑造深度的同时,要提升台词表现力,适当减少旁白。要将自己对四大名著中各个角色的理解通过角色扮演充分展现出来,从而达到丰富舞台表演,渲染观众的效果。
此次课本剧演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四大名著的理解,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经典继续在校园中传承和发扬。
文:韩彦会
图:翁洁婧
来源:合肥市永红路小学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