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蜀山区3号弃渣场复垦工程通过验收

时间:2025-04-01来源 : 合肥晚报作者 : 吴奇 吴程龙

这些天,合肥人的朋友圈频频被蜀山区小庙镇的万亩油菜花海“刷屏”(左图)。但你知道吗,它是由超大的废弃渣场“蝶变”而成的,它也是引江济淮工程沿线单体最大的弃渣场复垦工程。3月25日,该复垦工程高质量通过验收,标志着合肥市在践行“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国家战略中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江济淮的配套项目,蜀山区3号弃渣场(现名“老乡农场”)占地16638亩,涉及耕地14415亩。该项目将土地复垦和农文旅项目融合开发相结合,挖掘合肥本土农耕文化,打造“农业+旅游+文化”综合园区。

项目“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在保障企业用地需求的同时,将废弃渣场转化为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释放出万亩农业发展空间。

“引江济淮工程中产生的废土渣土,如今变废为宝,正打造全国唯一一块位于省会城区的万亩农场。”项目建设和经营方,老乡农场的场长刘旭九介绍,春天复垦种油菜花,再把油菜花变成绿肥,可以让土质变得更好。有了好的土壤,到夏天再种粮和蔬菜。“未来,通过配送,可以让顾客吃到更好更新鲜的绿色农产品。”

3月25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家团队对蜀山区3号弃渣场土地复垦项目进行综合验收。

结果显示,复垦后的老乡农场重现良田沃土,成为农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典范;同时,万亩油菜花海绚烂绽放,成为合肥生态文旅的新名片。

“从荒芜渣场到万亩良田,从生态‘伤疤’到产业沃土,这片土地的华丽蜕变,也是合肥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生动实践,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彩注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合肥将以此为标杆案例,未来采用更多“土地整治+”模式,串联耕地保护、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书写绿色发展新篇。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