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绿色发展大事。3月25日,记者从东超科技获悉,合肥经开区引入“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与AI光源重构技术,对传统垃圾分类房进行智能化改造。该区首台“旧改新”设备已经投用,操作方便不脏手,流程省心又快捷,有助于践行低碳环保理念,推进合肥“无废城市”建设。
空中点击操作界面
完成垃圾投放
在百乐门悦府小区,合肥经开区首台实现“旧改新”的非接触式智慧垃圾房正式投入使用。
居民在投放垃圾的过程中,只需隔空点击对应分类垃圾按键,对应的投放门将自动开启,投放完成后自动关闭,整体过程中不存在任何接触,使用起来更加干净、卫生。
依托东超科技的先进技术,从前端到中端,合肥经开区积极开展全链条探索,垃圾分类工作科技感拉满。不仅在垃圾分类前端投放环节有“非接触式智慧垃圾房”,到了中端收运环节,还有“非接触式智能环保垃圾接驳器”。
东超科技相关人士介绍,通过集成自主研发的“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与AI光源重构技术,传统垃圾分类房和垃圾接驳器都焕发出智能化升级的新活力,使用者可无接触操控设备,有效提升卫生安全。
对于居民来说,操作方便不脏手,流程省心快捷;对于物业而言,改造后的新设施美化了小区环境,提升了小区品位,还能引导居民准确分类垃圾,减轻了保洁人员的日常工作负担。
空中成像融合AI
将带来更多新应用
分类新时尚,垃圾变宝藏。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随后,各类“非接触式垃圾分类设备”陆续在北京、上海、宁波、厦门等全国多地的公共空间落地。如今,从前端投放到中端收运,合肥经开区正联合东超科技,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全力打造智慧城市管理新标杆。
东超科技是全球虚拟现实技术领军企业、元宇宙领域独角兽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实现了空中精准复杂交互式成像系统。现阶段,随着该前沿技术应用到环保领域后,可将传统实体屏幕信息投射在空中精准操作,避免接触式交叉感染风险。
同时,深入融合AI光源重构技术,未来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有望为环卫行业带来更多新变化。AI的引入,不仅使得空中成像集成设备更智能,还能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互动体验。相关产品能够实时识别和理解用户的手势、语音甚至眼神,通过多元交互方式让成像更加灵活和智能。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