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进行智慧化检查。
当前是春耕备耕重要时期,农资购销进入旺季。3月12日,合肥市农业农村局执法监督处联合市公安局食药环知犯罪侦查支队,在樊洼路“种子一条街”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执法检查。此次行动不仅采用传统执法手段,还引入AI大数据分析科技手段,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蜀山区樊洼路“种子一条街”是合肥较大的农资销售集散地,这里集聚了30多家农资销售门店,销售的农资不仅品种齐全,而且价格优惠,成为合肥及周边地市农户购买农资的“首选地”。“这段时间,每天来购买农资的顾客络绎不绝,光我们店里销售的种子、农药品种就有70多种。”安徽宇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汤同德介绍。
面对庞大的农资市场,在检查中,由科大讯飞研发的“星云智案通”APP成为执法人员的“好帮手”。“‘星云智案通’中的‘一拍即查’功能借助星火大模型,对农资包装进行智慧化检查。以农药检查为例,执法人员扫描瓶身二维码,就能找到该农药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的数据,再拍摄农药包装图片,AI会自动将关键数据进行细致比对,给出结论。”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徐文辉表示,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大大提升执法人员的检查效率。
检查中,执法人员重点围绕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进行全面排查,并在检查过程中向商户和群众宣传农资打假维权知识,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资市场打假行动。种子领域,严格查处制售假劣、套牌侵权、白皮袋种子、未审先推、无证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农药领域,重点查处违规生产经营禁限用农药、违规添加农药隐性成分、生产经营假劣农药等违法行为;肥料领域,重点查处假冒和伪造登记证、登记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不足、以次充好、非法添加农药成分的肥料产品等违法行为;农膜领域,重点查处违反国家强制标准生产、销售和使用超薄农用地膜问题等违法行为。
“本次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从3月1日正式拉开序幕,历时3个月,通过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部门联合执法,辖区自查,跨区域交叉互查等形式开展。”合肥市农业农村局执法监督处工作人员柯贵中告诉记者,此次检查的重点区域还包括互联网领域,将开展无证经营、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专项治理,重点关注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和电商企业销售假劣农资的行为,强化对互联网销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的追根溯源和全链条打击。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卫晓敏/文 高勇/摄 实习生 汪咏琴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