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导师手把手辅导,让我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仅一个多月时间我就能参与撰写复杂的会议材料、熟练准备会务事宜了,大家都夸我进步神速。”肥东县政府办公室新进人员丁延安谈到“导师帮带制”时连连称赞。
丁延安正在撰写会议材料 (王善摄)
这是去年年底以来,安徽省肥东县出台的《新录用公务员导师帮带制实施方案(试行)》落地生根的真实写照。
“部分年轻干部所学专业与工作内容不对口,初到基层,面对农业技术、纠纷调解等工作时,往往张不开嘴,感到无从下手,如何让他们能快速地融入岗位中,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肥东县委组织部干部综合科科长汪丽说,“导师帮带制”刚好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导师帮带制”,是肥东县为切实解决新录用公务员经验不足、能力欠缺、成长缓慢等问题,量身定制的科学成长方案:按照“业务领域精准对应、技能水平精准适配”原则,由各单位根据新录用公务员的发展方向,为他们选聘专业特长、工作经历对口的领导班子、业务骨干作导师,“一人一策”制定个性化帮带培养计划,报县委组织部审核备案,一般聘期为3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对后,导师们既要当好新录用公务员的“生活导师”,也要当好他们的“业务导师”。在生活上,围绕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压力和生活困难,通过常态化谈心谈话、思想引导、纾困解压等方式,帮助他们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在业务上,聚焦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安全生产、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导师们通过现场示范、经验交流、案例讲解等方式向新录用公务员传授工作技巧,帮助他们走好履职尽责“第一步”。
图为肥东县元疃镇班子成员带选调生走村入户了解群众诉求 (李会摄)
教学是双边活动,不光导师教得好,也要“学生”学得好。结对期间,新录用公务员立足岗位,除了每月主动领办1件民生实事外,每半年还要撰写1篇调研报告,提交给县委组织部,作为其转正考核的重要依据。
方案好比规划图,有效落实是关键。为避免“只结对不帮带”现象的发生,肥东县建立“日纪实、月点评、年评鉴”机制,新录用公务员每日记录主要工作和帮带情况,导师每月提出评价意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各单位年终围绕新录用公务员思想政治表现、工作完成情况等,对帮带导师和帮带对象进行双向考核,结果报县委组织部,作为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年度考核的重要参考,对于帮带实效不明显的导师,及时提醒、动态调整,不断增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实效。
“‘导师帮带制’真是一箭三雕,不仅让年轻干部学有方向、学有榜样,也提升了导师的专业素养,还增强了干部之间的交流切磋,为全县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肥东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高少清感慨地说。
据了解,自“导师帮带制”推行以来,肥东县共有65名导师与108名新录用公务员结成帮带“对子”,其中有43名成长迅速、表现优异的新录用公务员,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走向中层干部岗位,实现了“一年跟着干、两年独立干、三年成骨干”的培养目标。(吴莹、彭红玲)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