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跨界合作 让更多低空产品“合肥造”

时间:2025-02-25来源 : 合肥日报作者 : 刘小容 吴翰林 葛婧萌

亿航智能EH216-S型号无人机

2月24日下午,亿航智能、江淮汽车与合肥国先控股有限公司在合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携手推进合肥市低空产业园建设,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具有先进性、标准化、自动化的低空航空器生产工厂和产线,推动新型立体交通生态的发展。

在低空建起“合肥造”护城河

低空经济作为当下大热的未来产业之一,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布局。如浙江推进低空经济“下乡”,做农贸物资无人配送;深圳推动“空中出租车”、无人物流等应用发展……从无人配送到空中交通等领域,尚有广阔蓝海。

编制低空经济政策、实体化运行市飞服中心、揭牌成立低空经济电池能源和飞控系统以及适航三大研究院等,从2023年率先发展低空经济至今,合肥同样动作频频。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执行主任程羽在签约仪式上介绍:“政府链接,拉动头部企业合作,在低空航空器等制造技术上进一步研发,树立‘合肥造’竞争优势,是我们这次签约合作的主要目的。”

亿航智能是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科技的领先企业,其旗舰产品EH216-S已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和标准适航证(AC)。江淮汽车则是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研产销服于一体,涵盖汽车出行、金融服务等众多领域的综合型汽车企业集团。

亿航智能首席运营官王钊告诉记者:“其实在签约前期,我们和江淮汽车做了多轮沟通和深入的探讨,大家形成的共识就是,把江淮汽车先进制造的技术引入到低空经济当中,我们一起高效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性能飞行器的生产制造。”

一个是低空企业,一个是汽车企业,如何“跨界”合作,推动合肥低空经济更上一个台阶?第三个合作方——合肥国先控股有限公司将在其中发挥生态协同的作用。

合肥国先控股有限公司是由合肥产投集团出资设立,由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负责管理,是国家及合肥推动体系任务突破、导入央企资源、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将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场景拓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重点打造以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据介绍,此次三方携手,江淮汽车将发挥在汽车制造和智能网联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亿航智能将发挥在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经验,国先中心(合肥)将利用在场景应用和产业生态上的优势,围绕航空器研发、制造、销售等核心业务,加速技术迭代升级,推动产业落地生根。简而言之,就是“用高水平的制造能力,建造起合肥低空经济的‘护城河’”。

推动更多低空首台(套)产品在肥制造

此次三方合作,将成立合资公司,同时推进合肥市低空产业园建设,共同投建高水平的低空航空器生产工厂和产线。合肥在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相对成熟,将把本土头部企业的研发制造能力,应用到无人机等低空载体当中。

签约后,亿航智能、江淮汽车与合肥国先控股有限公司将率先围绕新型飞行器,开展部分机型的整机组装研发,特别是攻坚飞行器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提升性能。

而将要建设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也将围绕低空航空器研发、制造、销售等领域,融合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航空器制造技术,加速技术升级和产业落地,推动航空器关键部件共性化标准,实现集中制造采购。目前该产业园选址于包河区,将助力合肥加快打造综合性产业集群,实现产能增速,推动低空经济和新型立体交通生态的大发展。

近年来,合肥把建设低空经济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方向,打造全国领先的城市空中交通体系,努力探索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实践路径,推动成为全国低空经济体制机制最灵活、基础设施最完善、应用场景最广泛、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截至目前,合肥已集聚招引重点企业300余家,实现无人机研发、生产、测试、运营全部本地化。

程羽介绍,去年以来,合肥招引产业链重点项目31个,协议投资额241亿元、增长57%。其中,亿航智能在合肥设立运营总部,合翼航空由亿航智能与合肥市共同出资建设,拓展低空载人商业模式,建成全国首个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即将获得全球首张运营合格证(OC)。

下一步,合肥将培育壮大低空航空器研发、零部件、原材料生产制造企业数量规模,强化低空经济产业关键配套供给,推动更多eVTOL、无人机首台(套)产品在合肥生产制造,全力支撑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记者刘小容  吴翰林 文/摄   实习生 葛婧萌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