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下午,合肥市四河小学全体教师齐聚学校计算机教室,共同参与了由胡旭东校长主讲的"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专题培训。这场历时一个半小时的沉浸式培训,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了AI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在培训开场,胡校长以"智能时代的校园"为主题,展开了本次培训内容。培训中,胡校长详细介绍了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软件,如豆包、通义、deepseek和Kimi等。现场演示了“豆包AI”和“通义”的智能对话系统,通过输入相关提示词,系统自动生成教学设计提纲、教学课件、教学反思以及评课议课建议等。在课件设计案例环节,豆包AI平台和kimi的联动应用让教师们耳目一新。"AI不是替代教师思考,而是帮助我们把精力聚焦在更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上。"胡校长边操作边讲解,屏幕上实时呈现的学情分析热力图和个性化作业推荐功能,引发在场教师阵阵赞叹。
随后,胡校长以“AI生图”为例,展示如何通过语音指令快速生成图片,并即时提供学科教学建议,建议语文组老师们将此功能运用到作文教学中。老师们针对AI辅助教学功能积极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教学质量分析模块,胡校长调取上学期期末数据,借助Deepseek系统进行多维度诊断。大屏上清晰呈现各班级知识掌握薄弱点对比图,系统自动推送的补救教学方案中包含分层练习资源和微课视频包。这种"数据+资源"的精准分析模式,为老师们教学质量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培训尾声,胡校长特别强调:"技术永远服务于教育本质。AI能提高效率,但无法替代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育温度。"他建议教师建立"人机协同"工作模式,在使用AI工具时保持独立思考和持续学习,特别是在学情解读、情感引导等育人环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次活动标志着四河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进入新阶段。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在保持教育初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AI技术赋能教学的新路径,为打造更有温度、更高效的智慧课堂贡献力量。
文/图:王琳 来源:合肥市四河小学供稿供图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