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警务”守护月亮之乡

时间:2025-02-2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李文迪 郑恒

“李所长,开年工作先做什么?”

刚过年关,云南临沧佤山深处的月亮之乡单甲迎来了春耕时节。刚赶到单甲边境派出所安也警务区工作的民警李光阳充满干劲儿,着急地向所长李晓军请教工作经验。

“找一找警务区的劳动工具,准备下地干活,开展‘农耕警务’”。李晓军随即下达了“开年第一干”的工作指示。

这一指示既让李光阳瞬间“眼前一亮”,又让其“迷茫不已”——“啥是‘农耕警务’呢”?

善耕:手上沾泥,心里不慌

临沧佤山深处的月亮之乡单甲,是典型的民族“直过区”,老、少、边、坡区域特点明显,4年前,单甲边境派出所刀里警务室警长黄飞刚到单甲乡嘎多村工作时,因为“人生地不熟”,经常碰到“敲不开门”“说不上话”的事儿。

后来,黄飞主动帮群众干起了农活,带着刀里警务室的民警辅警走进田间地头,出钱买种子,出力干农活,出点子找销路,最终才收获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从那以后,“农耕警务”便成了单甲边境派出所特色警务工作之一。

“手上沾泥,心里不慌,‘农耕警务’的精髓在于一个‘干’字”。李晓军并未急着向李光阳解释“农耕警务”的意义,而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在我们所工作,先学会当农民,再学会做警察”。

于是,李晓军便带领全所民警辅警、自然村长们、村组干部走进警务区的田间地头,与各族群众一起春耕劳作。

帮助老百姓春耕,本是一件为民实事、好事,可李晓军在做“动员”工作时,也发愁:“这事儿,得分工”。

他将民警、辅警分为了三组——有人忙耕地、有人运秧苗、有人忙插秧,并且特别交代,先学后种,没干过农活的跟在老乡身后多请教,不能糟蹋老乡的秧苗。

“插秧,是技术活儿,抛、拔、接、插讲究纪律性、一致性。”这是李晓军在网上查阅插秧经验时,在诗人杨万里的《插秧歌》中“悟”到的。

春耕现场,单甲边境派出所民警辅警们顶着烈日插秧,不一会儿汗水顺着头发丝流下来滴在脸上,腰也酸痛得快直不起来。

“真没想到,你们警察也懂得种地”。听到这话,民警辅警们乐了,再辛苦都值得,趁老乡在地头休憩的时间,社区民警赶忙向老乡请教辖区情况,随身带的笔记本沾满了泥水,也记录了更多有价值的辖区工作经验。

“这是‘带’社区民警最快速的办法”。

李晓军指着满身泥泞正在与老乡“热聊”的李光阳说道:“这不,刚一下午的时间,李光阳这个初来乍到的‘新把式’开始逐渐成长为‘老把式’了。”

细作:脑中装农,方能助农

李光阳随身携带的记录社情民意的笔记本还在滴着泥水,单甲村自然村长陈天云蹲在地头向其“授课”(讲述辖区情况)。

“村民们都是好人,很喜欢警察”。陈天云生怕因为地区艰苦,单甲村“留不住人”,赶忙给李光阳“喂”了一颗“定心丸”。

“陈村长,你还不了解我们警察嘛,我们不会‘跑’的。”教导员刘志富马上接过“话茬”。

“听说,村上正在与企业、合作社一起搞‘联农带农’工作,有什么难题吗。”刘志富主动“破题”,听到陈天云描述的问题后,其立即拍胸脯保证:“如果农资产品有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伪劣农资产品,我们一定帮你们讨回公道。”

一言一语之间,既融洽了警民关系,又借机开展普法工作。这让李光阳直呼“学到了”。

脑中装农,方能助农。近年来,单甲乡滇橄榄、佛手柑、荷兰豆一系列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兴旺,少不了单甲边境派出所民警辅警与各族群众建立起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朴素情感。

帮助信息相对闭塞的抵边村寨发展产业,社区民警是老百姓心头最容易寻到的“信息源”。所以,单甲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会经常到市场“搞调研”,收集各类“联农、带农、助农”信息。

据了解,在临沧边境管理支队“沧江五联”群防群治架构下,驻村民警与自然村长们、“月亮之家”巡防队员们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路子,驻村民警持之以恒开展全面开展“群众身边小事长办”“穿警服的法治副村长”等活动,全面落实“日随访”“周跟踪”“月监测”,网格化联农助农,在农资采购、土地流转、项目推广中提供法律咨询、耕地权属矛盾纠纷化解,最大限度地让当地和谐发展。

勤察:善观微末,方能收获

一天的劳作过后,李晓军趁机向“新人”李光阳“解惑”,为其日后工作“划了重点”。

“一定要尊重村民意见,主动融入群众,然后将党建引领居民自治融入日常生活,推动党员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发展中。”李晓军告诉李光阳,要将边境管控网格建在群众心里。

“所长,你讲得太深了,能不能‘展开’说一说。”李光阳问道。李晓军对着空气大手一挥,开始讲解。

依托月亮古寨丰富的党建资源,近年来,单甲边境派出所党支部联合单甲乡政府机关党支部打造“红枫单甲”党建品牌,以品牌创建激发党组织活力,有效促进党建工作与警务工作、边防工作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单甲边境派出所通过开展联上党课、联合主题党日等共建活动70余次,全面提升了村组干部、“月亮之家”巡防队员、群众巡边爱边意识。

“要说老百姓感兴趣、听得懂的故事和知识”。李晓军告诉李光阳,一定要和群众多讲民族团结故事和积极参加日常群众议事会。

经过多年“耕耘”,单甲边境派出所指导辖区各自然村完善了《村规民约》,建立起了群防群治队伍——各自然村村务公开、村民会议、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解纷评议会等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已经趋于完善;在“月亮之家巡防队”基础上组建的“警务联络员”队伍已在全乡推行;创新建立的“社区民警驻点、警务联络员在点”制度能有效促进警民联合对每周警情进行研判分析,寻找可防性案件发案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开展防控打处。

目前,单甲边境派出所已经依托“月亮之家”巡防队全方位构建起“环线结合、动静有序、协同联动”的边境管控网格,以联巡联控机制,24小时开展边境重点地段线上视频轮值巡查,实现边境前线“动态感知、实时掌控”。

据了解,“月亮之家”巡防队员已发展壮大至62人,通过巡防队员抓获吸毒人员3人,偷越国边境人员12人,消除边防、消防、治安安全隐患6处。“出门就是巡逻、种地就是站岗、放牛就是放哨”已成为了“月亮之家”巡防队员真实写照。

2025年,单甲边境派出所将接续“善耕、细作、勤察”的工作作风,继续探索边疆民族特色与基层社会治理高度融合的“统合型”乡土警务,为“月亮之乡”搭建起新时代“枫桥”。

新的一年,单甲边境派出所以“农耕警务”送春意,让“月亮之乡”气象新。(李文迪、郑恒)

(责任编辑: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