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合肥产”高分子新材料释放“膜”力

时间:2025-02-20来源 : 合肥日报作者 : 许露瑶 陈雯雯

一张看似普通的薄膜,却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技术,能广泛应用于5G通讯、新能源、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这就是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如今在合肥,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实现年产千吨聚酰亚胺薄膜的规模化产能。

成立于1998年的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风新材”),最初以普通包装薄膜材料生产为主,后逐步转型深耕高分子功能膜材料领域,专注于聚酰亚胺薄膜材料、新型显示用光学膜材料、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等研发生产。

作为高分子新材料中的“大明星”,聚酰亚胺薄膜因为有着绝缘性好、耐高低温、耐老化等性能,被誉为高分子材料金字塔的顶端材料,但价格高昂、技术壁垒高。

“2017年,公司正式启动年产180吨高性能微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建设,并于2019年6月份顺利产出第一卷国风牌PI膜,产品不仅面向市场顺利供应,部分产品先后通过了国际重要认证。”国风新材副总经理李丰奎介绍,目前,公司在新站高新区聚酰亚胺材料产业园的7条生产线正逐步投产,与合肥高新区的4条生产线联动,产能将跃居国内前列。

2021年,为组建研发“突击队”,国风新材料研究院成立,着力开展前沿技术和关键难题研发,加速推进企业向战略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

凭借研发投入的持续驱动,国风新材创新产出频现:芯片封装用PI薄膜、精密线路板用PI基膜等先进PI产品成功实现产业化;透明PI薄膜(CPI)、高导热PI薄膜等前沿材料的研发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推动了关键核心材料国产化进程。

“当前,公司正加速推进多个在建项目,预计今年实现年产3.8万吨高端功能性聚丙烯薄膜项目、新型柔性电子用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投产,年产10亿平方米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将部分建成。”李丰奎表示,新生产线投入运营后,将带来生产效率、产品种类品质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