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2025年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今年安徽将实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革2.0版,勇当改革先行者,同时提升要素精准保障水平,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助力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全省耕地面积连续四年净增加
过去的一年,安徽以“硬”的措施守牢耕地红线,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全省耕地面积超8390万亩,实现连续四年净增加。
新的一年,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耕地保护全链条监管。严格耕地保护责任考核,优化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措施,强化正向激励和负面警示,逐级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
全面构建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占补平衡落实机制,强化“以补定占”,出台系列落实举措,坚决做到各类占用耕地“补足补优”。
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今年,全省将纵深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以严控总量、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为导向,谋划实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革2.0版,勇当改革先行者。
出台建设用地使用标准、工业用地混合复合利用、分割转让等系列政策文件,推广应用重大项目节约集约用地、“健康体检+土地管家”“一码管地、一码关联”“园区-单元-项目”一体化管理、临时用地规模核定等经验做法。
优化“增存挂钩”机制,建立涉法涉诉闲置土地“府院联动”处置机制,持续加大批而未供、闲置和低效土地处置盘活力度。探索土地权改革,深化合肥、芜湖、马鞍山市国家级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争取扩大我省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范围。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构建“交易+登记”的土地二级市场,推动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
过去一年来,安徽以“高”质效配置资源要素。全年批准各类建设用地21.72万亩、居全国第10位。30个重大建设项目用地获国务院批复。供应国有建设用地40.72万亩、居全国第11位。
今年,全省将提升要素精准保障水平,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用好规划选址综合论证、省政府用地审批权委托、土地要素保障会商等制度机制。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
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根据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实行差别化供地,推进存量闲置房地产用地清理。指导市、县土地储备机构积极运用专项债券资金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和收储新增土地。
组织编制合肥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
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为了全力推进“一张图”建设,安徽将优化国土变更调查方法,组织编制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空间规划,实行落地上图。
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基本完成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单元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因地制宜推进村庄规划编制。组织编制合肥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管理。报省政府印发省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意见,出台省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办法及乡村风貌保护和提升导则。
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管理制度,做好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推进国土空间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按照总体规划定期体检五年评估方案和管理规则,对规划进行动态维护完善。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吴奇)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