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午,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省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细读这份报告,可以发现,量子信息、未来大科学城、中欧班列、合肥都市圈等“合肥元素”频现。让我们通过一组关键词,用合肥实践解读报告中的“合肥元素”,感知城市发展的活力。
关键词:科技创新
报告点读:
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设成效显著,“祖冲之三号”实现超导量子计算最强优越性,聚变能源商业化进程走在世界前列,“天都”双星实现绕月编队飞行。
合肥实践:
2024年12月17日,由中国科大潘建伟院士团队研制的105个量子比特的“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在arXiv线上发表。实验数据显示,“祖冲之三号”的性能超越谷歌72比特“悬铃木”处理器6个数量级,为目前超导量子计算的最强优越性。
2024年3月20日,天都一号、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当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天都星作为深空探测实验室自主研制的首发星,将为月球通导技术提供先期验证。据悉,此次天都星任务中,工程总体由位于合肥的深空探测实验室承担。
过去一年,合肥向新而行、厚植优势,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2.7件,分别居省会城市第2位、第5位。6项成果入选国家科学技术奖,“多语种智能语音”项目荣获一等奖。
新的一年,合肥将更大力度下好创新先手棋,全力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关键词:产业创新
报告点读:
星火大模型迭代升级、保持领先,垂类大模型增加到77个。
合肥实践:
2024年10月24日,在第七届世界声博会暨2024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科大讯飞公布讯飞星火大模型应用成绩单,并发布讯飞星火4.0Turbo及赋能民生的相关应用和产品。
据介绍,在多语言能力上,讯飞星火大模型首次实现全国地级市方言全覆盖,含全国288个地市、202种方言。在多语种能力上,首次发布星火多语言大模型,除中英文外,可支持俄、日、阿、法等8个语种。
过去一年,合肥聚力强产业,智改数转赋能增势。入选首批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改城市、数据标注基地和可信数据空间试点。超大规模智算平台“飞星二号”投入使用,星火大模型综合性能全国领先,“羚羊”工业互联网连续3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实现动态全覆盖,“灯塔工厂”总数6家、居全国第3位,安徽合力成为国家数字领航企业。
2025年,合肥将以更大力度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关键词:改革开放
报告点读:
合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获批、全年开行班列909列。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
合肥实践:
2024年,中欧班列(合肥)的声声汽笛响彻亚欧大陆。去年,中欧班列(合肥)全年累计开行达909列,同比增长4.72%;发运货值104.23亿元,同比增长14.27%。
值得一提的是,中欧班列(合肥)正越“跑”越远。去年,中欧班列(合肥)新增了31个中欧、中亚站点城市,为安徽外贸企业进一步拓宽了出海通道,也成为安徽新能源汽车、白色家电等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黄金通道”。
2024年9月20日至23日,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成功举办,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届大会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制造业发展成就为主线,实现参会外宾人数508名、同比增长63%,参展产品数量1万余件、同比增长233.3%,签约项目数量718个、同比增长22.3%,发布成果数量117个、同比增长67.1%,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制造强国建设,促进全球制造业交流合作、实现共享共赢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区域协同
报告点读:
合肥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实施,合淮、合六、合滁合作园区加快建设。
合肥实践:
近年来,合肥都市圈城市聚焦政策机制、产业布局、交通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密切合作、携手共进,以区域协同发展来实现与周边城市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产业方面,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速并入选国家案例,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加快推进。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获批全省首批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如今,合肥都市圈各城市往来更为便捷。在“一小时通勤圈”建设方面,现已全线通车明巢高速合肥段、S329合六南通道等,滁合周高速合肥段、S92滁合支线等全面规模化施工,“两环十七射”高速公路网加速形成。由合肥出发的高速公路已覆盖都市圈内所有市、县。
合肥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快现代化合肥都市圈建设。完善都市圈“1+N”重点规划体系,强化市际毗邻区产业合作、利益共享,加快合淮、合六同城化发展,共建合滁等跨市域园区。推进合肥国际港务区、兆西河一级航道等重大项目,增强都市圈“通江达海”能力,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争创都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推动林地、能耗、碳汇等要素高效配置,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关键词:生态环保
报告点读:
十八联圩湿地修复三期工程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优秀案例。
合肥实践:
十八联圩湿地,是合肥市打造的环巢湖十大湿地之一。位于十八联圩湿地核心区域的修复三期工程,主要采取生态重建措施恢复近自然湿地。
据介绍,十八联圩湿地修复三期工程将项目区养殖塘等人工湿地打造为集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蓄滞、绿色生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近自然湖泊、沼泽复合湿地。
2025年,合肥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深化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巢湖流域一体贯通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强化“四源同治”,持续改善巢湖水质并更长时间保持III类。实施底泥清淤、湖水活用、水系连通等工程,启动十五里河、二十埠河防洪工程,开建巢湖综合防洪治理工程,争创美丽河湖保护和建设试点示范。升级“数字巢湖”2.0版,提高科技治湖能力。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