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中国科技创新盛典》(以下简称“科晚”)在CCTV-1播出。在合肥骆岗公园之上,当数千架无人机同时起飞,在夜空中刻画出未来世界“冰山一角”的时候,燃起的是合肥这座科创名城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雄心壮志,展现的是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不懈奋斗。
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关键词,汇聚年度科技热点,结合科技与艺术,传统与未来的独特魅力,总台“科晚”赚足了观众眼球。能够识别危机的“AI机器狗”,构造精妙绝伦;逐日追光的“人造太阳”,令人惊叹不已;突然出现在屏幕前的“钱学森”,那仿若真人的音容笑貌让人感动流泪……整场“科晚”,展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强大潜能,诉说了创新背后的故事。给人印象深刻的有两个关键点——“以人为本”和“传承精神”。这两个关键点,也描绘了合肥科创的闪耀之处。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应是“以人为本”。“科晚”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未来,人们日常出行可以打“飞的”、老人可以用“意念”操作轮椅前进、脑机接口可以帮助残疾人“站”起来。这些都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到了科技的温度,彰显了科技创新并非高悬的空中楼阁,而是接地气、连民心的。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在“科晚”上,量子信息学的先行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说:“实验室发表论文时,我的署名全排在最后,希望能做年轻人的后盾,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探索新的领域。”科技创新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大量的投入和长期的努力,甚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在合肥科学岛,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之所以能创造世界纪录,是因为它的身后有一代代聚变人,花了40多年时间,将青春和奋斗挥洒在了这里。他们甘坐“冷板凳”,勇做“栽树人”,让“人造太阳”一步步从梦想变成现实。而在他们的身后,是合肥舍得投入,下得功夫。在这“养人的地方”“创新的天地”搞科研,科创之花怎能不姹紫嫣红?
科创合肥,因何而闪耀?因它贴近人民的温度、因它包容创新的广度、因它传承和发展的厚度,更因它的前路漫漫亦灿灿!
“科晚”落幕,新年将启,越来越努力的合肥,必将越来越闪耀!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