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贡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以“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为牵引,全力践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破解制约全区治理难点、堵点,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呈贡区龙城街道自2023年10月启动“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以来,坚持“先实操、再总结、后完善”的原则,以小切口入手、用具体事串联,通过建机制、强基础、重实操、破壁垒,对辖区“六类风险隐患”进行全量摸排和梳理,基本实现辖区风险隐患底数清、情况明。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试点龙城街道工作获得市委政法委肯定,并在全市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推广。试点龙城街道2024年先后迎接中央政法委、福建省委政法委、云南省委政法委等20批次领导团队参观调研和指导;龙城街道被省委政法委列为2024年全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试点街道,努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打造“2+3(1)+N”机制2.0版本,精准管控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如何有效管控风险、强化隐患治理,是呈贡区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昆明市级行政中心和云南10所高校入驻呈贡,加之昆明高铁南站通车运营,促使城市的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聚集,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疑难化。加之传统思想“家丑不可外扬”致使婚恋、家庭等纠纷隐秘性强,信息线索分散不共享、机制不联动,导致矛盾纠纷未及时发现、未及时干预、未及时化解,无形增加了基层社会治理难度。
“2+3(1)+N”机制中的“2”是指由街道政法委员、担任街道副职的派出所所长统筹组织,“3”是街道综治中心主任、派出所副所长、司法所所长全员参与,“N”是指整合各社区及卫健、妇联、民政、教育等基层资源力量。呈贡区依托该机制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精准普法、突出社会治安问题整治一体推进、综合治理。按照“从小切口入手、用一件事串联”的思路,推动矛盾纠纷风险隐患联调、联处、联控,通过有效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力量,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风险消除在萌芽,推动形成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合力。
“我曾经陷入了婚姻的困境,不知所措。幸好有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组织了好多部门联合,及时为我疏导解困,为我的婚姻家庭咨询服务伸出了援手,不仅有心理咨询师给予情感支持,还有法律援助律师帮我了解权益,最后,法院的调解员促成了和平分手,让我重获新生。”龙城街道居民王女士表示。
呈贡区对辖区的“六类风险隐患”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和梳理,并要求各部门在交办“六类风险隐患”时,必须确保“七何”要素齐全,要有首调首办结果,并遵循相关流程;对于闭环管理案件,职能部门要明确提出具体的化解建议。区、街道层面的“2+3(1)+N”机制实体化专班将严格审核要素信息,做到风险隐患要素齐全、事实清楚,确保风险隐患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面对试运行中的难点、堵点,呈贡区进一步厘清全量推送和纳入闭环、情况明和风险清及部门履职和联动处置的三个关系,推动风险管控向精准治理转变。呈贡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过程不仅确保了底数清、情况明,还要求风险准,让问题更聚焦、工作对象更清晰,重点工作更突出,通过机制的优化调整,将基层有限的人力和精力都聚焦在排查化解具体矛盾纠纷上来,有效解决了制约全区治理的难点和堵点问题。
建立三级调解,推动全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引来枫桥水,种得满庭香”,为深入推进“枫桥经验”在呈贡新区落地开花、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争创各项工作赢得人民群众最大满意,呈贡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新机制,完善责任体系,全力夯实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基础根基。
“三级调解”工作机制,便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今年来,呈贡区龙城街道“2+3(1)+N”机制试点运行时,发现公安推送的“六类风险隐患”占比超过90%,就此提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构建调解优先、分层递进、司法兜底”的多元化解工作体系要求,建立健全现场调解-联动调解-街道多元化解“三级调解”组织体系。力求简单纠纷现场调解、一般纠纷联动调解、疑难复杂纠纷多元化解,立足现场调解,做实联动调解,做强综合调解,推动街道多元化解,在底数清、情况明的基础上努力推动全区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有效化解。
立足现场调解,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对发现的各类矛盾纠纷,发现部门要依据职能职责落实首接首调处置责任,首办部门现场调处人员要第一时间组织调解,做到了解实情,主持公道,判明是非,用心用情化解矛盾,努力促成矛盾双方达成协议、握手言和,立足矛盾纠纷及时就地解决,努力提高现场调处成功率。强化业务培训,提升现场调解能力水平,呈贡区先后组织全区300余名基层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3次,不断提升调解能力。呈贡公安分局已将纠纷类警情现场处置调解及“六类风险隐患”案(事)件处理规范等工作纳入2024年全警实战大练兵培训内容,邀请市局、区级教官以及专业律师着重从民警接处警的调处技巧、调处方式、现场调处能力等方面先后开展规范化培训15次,并组织各派出每周坚持对接处警视频规范化点评调度工作,切实提升接处警规范化水平和首调化解率。
做实联动调解,建立联调联处工作机制。在试点龙城街道建立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三所合一”的“和谐龙城”联调联动中心,以“固定常驻+轮流值班”的模式,每日由派出所、司法所的调解员和律师轮流值守,并视情况联动社区、部门、法院人员参与联调联处;对情况复杂现场调解不了的纠纷进一步释法说理、判明是非,结合诉求耐心疏导调解,推动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对涉医疗纠纷、市场环境投诉、经济纠纷、婚恋纠纷、劳动争议、物业小区、城市管理等纠纷类警情,结合工作需要,及时联动全区各相关部门做好联动调解。8月以来,全区矛盾纠纷现场调处和联动调处成功率从51.7%提升至81.2%。
坚持党建引领聚合力,做强街道多元化解。全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是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战斗堡垒,通过健全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提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全区各街道从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社区居委会等部门中组建一支适应不同纠纷类型、不同复杂程度的综合调解队伍,由街道统筹调度调解力量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化解。鼓励和吸纳“五老”人员参与基层人民调解,充分整合全区各类调解组织和力量,集中攻坚化解全区“已知”存量风险矛盾纠纷,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成效。
建立健全“三级联调”组织体系,将三级联调与四类调解有效融合,在街道层面运用多元的资源、方式和手段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制定方案,完善调解配套激励机制,探索将已化解的高、中、低风险隐患与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挂钩,并给予相应奖励,切实提升群众参与纠纷调解的积极性。通过培养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金牌调解员”,攻坚化解一批高、中风险矛盾纠纷,不断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成效。
今年以来,试点龙城街道建立8名专业调解力量,鼓励和吸纳“五老”人员15名参与基层人民调解,运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整合基层力量推动辖区存量高、中风险隐患有效化解,街道全年共化解“六类风险隐患”420件,有效化解率为84%。
信息化赋能基层实战,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和法治化水平
当前,信息壁垒已成为困扰矛盾纠纷化解的一个重要问题,制约了信息共享。面对上述问题,呈贡区委政法委依据“先应用、再完善,小版本、多叠加”的思路,于今年8月推动“呈”心守护、“贡”享平安—“2 + 3(1) + N”机制运行管理系统平台正式上线。
该平台集成了多项核心功能,包括角色精准分配、矛盾纠纷一屏展示、工作全程监管、数据实时分析、信息智能共享和同案智能合并,通过信息化系统平台将同一矛盾纠纷串联多部门工作情况,打通信息壁垒,形成工作合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对纳入闭环的案(事)件重点监测流程闭环,督促各部门、各责任人在每个闭环流程切实履职。信息化平台让统计分析更加便捷,处置流程更加规范,工作痕迹更加直观,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智能化法治化更有抓手。同时,呈贡区还建立了基于数据分析模型的矛盾纠纷风险量化评价体系,将线下风险评估方法融入线上平台,提升了风险评估的客观性、精准性和便捷性,增强了风险感知和预判能力。
机制试行以来,秉承“简单方便、好用实用”的理念,平台不断优化,如增设手机端应用、简化闭环管理流程等,深化大数据在风险化解中的实战应用,减轻基层负担,提升工作效率,全区各街道、各社区、各相关部门共开设308个账号,运行管理“六类风险隐患”案(事)件1699件。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呈贡全区政法部门的庄严承诺。在积极推执法司法为民进程中,呈贡区委政法委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忧,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以“2+3(1)+N”机制运行为牵引,努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呈贡实践,紧盯重点人、严防关键事、消除风险点,强化群众身边矛盾纠纷就地解决,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提升全区人民安全感、幸福感。
呈贡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呈贡区将积极优化资源配置,集众智、汇众力,进一步深化“2+3(1)+N”机制实体化运行,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进一步固化实操经验,优化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规范化能力水平,努力实现以“小切口”构建“大平”,提升全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呈贡实践,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张競予、王建萍、陈磊、罗怀德 云南法治网)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