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安徽:风起江淮 制造向新

时间:2024-09-19来源 : 新华网作者 : 汤阳、李东标

九月的江淮大地,一片丰收的图景。

在美丽的巢湖之滨,一年一度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即将拉开帷幕。自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这场盛会已成为展示安徽乃至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更成为全球制造业领域高端交流、深化合作、共享共赢的重要平台。

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到冉冉升起的新兴工业大省,近年来,安徽经济实力实现重大跨越,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形象显著提升,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2023年,全省规上工业营收突破5万亿元,跃居全国第7位、中西部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711户、居全国第6位;全部工业增加值1.4万亿元、居全国第10位,迈入全国工业大省行列。

蹄疾步稳  改革“成色”更十足

秋日的安徽芜湖港,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装载汽车的集装箱堆满了码头,这些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将被转运至货轮,而后发往海外。

今年前7个月,安徽出口汽车49.38万辆,同比增长27%,出口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安徽围绕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安徽大力推动一批龙头性、高成长性、高牵动性企业引育,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推动核心零部件领域“补短板”“锻长板”,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回望来时的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安徽发展底子薄,曾经不大被人关注,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逆袭”?

答案就隐藏在“发展”两字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安徽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基本省情,锐意改革攻坚,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改革开放之初,安徽明确提出发展轻工业、电子工业和消费品生产,积极调整工业经济结构,不断健全工业经济体系,一度造就了“轻工大省”的美誉。之后,安徽又大力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推动家电、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异军突起。

进入新世纪,安徽明确提出工业强省主战略,培育壮大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路。

位于安徽芜湖的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在更高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土车企奇瑞上榜世界500强,蔚来汽车中国总部、大众安徽新能源汽车项目、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先后落户……安徽汽车产业发展不断“换挡提速”,目前已形成了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的全产业链,关键零部件—整车—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

我国“新三样”产品中,全国1/5的光伏组件、1/7的锂电池和1/8的新能源汽车是“安徽造”……借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叠加的区位优势,安徽力促“量”“质”齐升,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成为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的新名片。

据统计,2023年安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5万亿元,达到50875亿元,比上年增长8.9%,营收总量跃居全国第7位、中西部第1位。

从小岗村摁响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惊雷,到放手“傻子瓜子”为个私经营闯路,再到坚定不移推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今天的安徽,“改革之花”开遍江淮大地,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迸发。

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的2024北京车展上,奇瑞汽车展出的新车型风云T9。(受访者供图)

厚植沃土  创新“底色”更鲜亮

近日,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传来好消息,该校徐集贤教授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发方面获得重要进展,创造了稳态效率26.7%的钙钛矿电池,刷新该领域世界纪录。

从中国第一台VCD、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到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全球首台量子计算机、世界最薄电子触控玻璃……一项项“世界第一”,串联着安徽奋进的足迹。

以创新为“金字招牌”的安徽,矢志下好创新“先手棋”,把科技创新锻造为腾飞引擎,闯出从跟跑到并跑领跑之路。

抓住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安徽发展史,也是一部求新求变、锐意进取的创新史。

1970年,中国科技大学南迁安徽合肥,开始了“二次创业”史。50多年来,这所高校扎根安徽这片“创新沃土”,成为科技高峰的攀登者和科技无人区的探路者。

1978年,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成立了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成为国内领先的大科学工程性基础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43研究所等国内顶尖的大院大所几经辗转之后,也相继落户安徽。

高校院所的密集入驻,为安徽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人才宝库”,也为安徽科技创新提供了动力源泉。

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东超科技工厂,技术人员在检查负折射平板透镜原材料的品质。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创新,再到制度创新,安徽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增添强劲动能。

2023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9.1%,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0.3%,科技支撑产业作用明显。

今年6月,安徽省11个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含主持完成的4项、参与完成的7项。其中,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刘庆峰领衔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安徽省时隔9年再次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当前的安徽,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全面起势。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获国家批复,首个国家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启动建设,集聚量子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在全国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基础研究,组建聚变新能公司,开工建设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挂牌,承担实施深空探测、空天信息等重大科研项目,启动谋划深空领域国际大科学工程。

与此同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科技资源加速向企业集聚,企业研发投入、企业研发人员、企业研发机构、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占比,均实现了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1.9万家,居全国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超2.7万家,居全国第7位,较上年提升2位。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叠加效应,让科技的动力更澎湃。据统计,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2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省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实现“双进位”,科技创新“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创优环境发展“亮色”更耀眼

走进铜陵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包装车间里空无一人,只有机械手臂上下翻飞,将一袋袋沉重的化肥码放整齐。

六国化工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之前包装车间需要工人24小时倒班,劳动强度大。运用工业互联网打造自动化产品包装线后,可做到人歇机器不歇,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数字智造,正成为安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硬核名片”。近年来,安徽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省战略,深入实施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迎来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再到“加快打造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跨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效。

2023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2.9%。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875亿元,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8.9%,总量居中西部首位。

按照规划,到2025年,安徽将实现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

观众在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创新成果展区了解一款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新华社记者  傅天 摄

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释放制造业发展澎湃动能,安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开展创优营商环境系列提升行动,在企业开办时间、行政审批、工程项目建设审批、不动产登记等方面对接国内外先进标准,建立常态化“四送一服”点对点服务企业制度机制。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省民营办统筹协调和督办考核作用,推动定期召开省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带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召开恳谈会、座谈会,解决企业问题诉求。

围绕企业贷款融资难题,安徽在全国首创“亩均英雄贷”,以亩均单位建设用地上的投入和产出作为衡量标准,正向激励亩均效益领跑者,反向倒逼亩均效益低下者,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2023年发放贷款超3084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同比增长25.3%。

此外,安徽组织开展政策入企、金融惠企、人才培育、管理提升、清理拖欠、线上服务等“益企赋能”十大行动,累计为3万多家企业清偿被拖欠账款186.1亿元,实现纳入国家台账管理的拖欠企业无分歧账款清偿率100%、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化解率100%。 

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让安徽制造业发展“亮色”更耀眼。数据显示,近10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8.9%,居全国第3位。

作为宣传展示先进制造业发展成果、促进制造业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安徽连续举办6年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去年大会共促成合作签约项目587个,投资总额3425亿元,其中,制造业签约项目534个,总投资额3060亿元,创下历届参会人数最多、展览面积最大、活动内容最丰富、外向度最高、宣传覆盖最广、服务保障满意度最高6项纪录。

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即将在合肥举行,“安徽制造”将会为人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值得共同期待。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