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趋势,国内旅游上市“三剑客”之一的携程在今年5月发布了一个报告。其中,一组数据与合肥有关:五一假期预订酒店增速最快的城市,酒店预订增速位居省会城市TOP1。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关于“合肥怎么玩”的攻略讨论也是不断,网友们的方案让不少合肥人直呼:“我竟然没想到!”
向上的数据加上刷屏的讨论,一向“低调”的合肥,正在经历“被看见”的过程——从初尝文旅“滋味”,到确立“安徽文旅总枢纽”的目标,尝试着走出一条新路。
人群的聚集,离不开城市的发展远见与供给价值。
今天上午,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合肥正式开幕。在这里,国内外嘉宾、游客可以发现怎样的“合肥之美”、“安徽之美”乃至“中国之美”?
见亮点,单项变综合
一座城市的旅游名片是什么?来到合肥,可以感受一座城市的多元之美。
9月8日至9日,多位驻华使领馆代表、境外知名文旅集团、旅游机构负责人等来到合肥游览参观,感受这座城的宜居、宜业、宜游。
仔细一看,官方制定的旅游线路十分有意思:去潮流街区,看文化场馆,关键是还有进科技企业。
“城市线路,不是单项景点推介,而是契合城市气质的综合项。”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无疑,文旅业是关联度高、融合性强的产业,既关乎精神价值追求,也涉及经济社会发展。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直以来,“去哪玩”困扰着来合肥的游客。这场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或许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加速合肥文旅“飘香”的进程。
今天上午,第十四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合肥开幕。9月8日至13日,六天旅游节期间,主要活动可以概括为“145”——
1场开幕式,邀请部分国家驻华使领馆、国际旅游组织、境内外旅行商、投资商代表,境外重点客源城市及友城代表、国内重点客源地区文旅部门负责人等参加;
4项重点活动,内容包括安徽文旅产业投融资大会、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国际旅行商安徽行活动及2024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下基层活动;
5大板块联动活动,即文化交流互鉴、文艺展演展播、文旅惠民乐民、文博展会展览、品牌赛事活动。
“在旅游节举办期间,我们对合肥国际化设施进行集中建设,对合肥科创气质进行集中展现,对合肥文旅资源进行集中推介,对合肥各类精品文化文艺活动进行集中呈现,实现合肥国际化形象的内外兼修。”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见变化,“流量”化“留量”
来合肥,看什么?都有哪些人喜欢来到合肥?
今年以来,合肥市接待科创科普游游客346.4万人次,同比增长16.2%,其中,北京、江苏、新疆等13个省市49.4万名游客慕名而来。
这样一组数据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化。
当然,数据只是硬币的一面,它的另一面是,如何将“流量”化为“留量”?集合了合肥文旅特色的更多努力,正在持续推进。
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还坐落着一批国家级实验室、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它们散落在全城,繁星点点,共同诉说着合肥科创文化的起承转合。
推动科创科普与文旅融合发展,打响“科技创新看合肥、科普研学到合肥”品牌,便是合肥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初,合肥发布8条科普研学游线路,聘请一批市级科创科普游推荐官,将市域内的科技企业、科研机构、文化景点串点成珠,助推合肥实现“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比翼双飞。
如果个人创造力和想象力蓬勃奔放,那么这个社会的总体创造力也会生机充沛。数据显示,2022年,合肥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水平达17.5%,位居全国前列,可见合肥科创科普发展的优良生态。
实现一座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文旅破圈,合肥怎么做?
去年7月,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随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意见》,将合肥市确定为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核心城市,要以科创文化休闲旅游为主题,以打造科创科普游“合肥第一游”为抓手。
“合肥的科创属性和科研优势,正吸引着科普产业的全链条资源集聚,推动了科普与教育、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合肥市科技馆馆长朱道宏曾如此表示。
见定位,好风凭借力
办一场文化旅游节,看的不只一座城,兴的也不只一座城。
为了展示安徽更多的文旅资源,本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还提供了两条活动线路:从蚌埠出发,经淮南到合肥,体验古今穿越·科创文化之旅;由安庆出发,途经池州,抵达合肥,感受休闲度假·慢享生活之旅……
大运河文化、中原文化、庐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合肥之美、安徽之美、中国之美,让人流连忘返。
“通过与省内其他城市文旅活动进行联动,整合利用全省文旅资源,对合肥市聚焦打造‘安徽文旅总枢纽’,实现‘来安徽必到合肥、在合肥游遍安徽’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安徽文旅总枢纽,这是定位,也是目标。当然,合肥有基础,也有优势。
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曾这样评价合肥:“合肥不错,为皖之中……”
一个“中”字,展示出合肥的区位优势——位置居中,枢纽之处,去哪儿都方便。
60余年过去,如今的合肥,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和沿江通道均途经于此,合新高铁、沿江高铁合宁、合武段加快建设,也让其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互通互联更加紧密。
火车一响,带来了黄金万两。交通枢纽的辐射力量,赋能文旅的发展,是优势,是机遇。
乘着东风,以合肥为原点,合肥发布5个主题共59个合六淮文旅同城化旅游目的地,打造了5条合六淮文旅同城化三日游精品线路、7条合肥都市圈城际游精品线路。
“这就将六安、淮南等城市串珠成链,加强合肥都市圈区域文旅资源整合,聚合发力,实现区域的合作共赢。”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目前,合肥市正在推进《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同省内多市共同研究,突出区域联动,用好区位优势、交通优势。
见未来,更值得期待
一场文化旅游节,会给游客留下什么,又会给合肥留下什么?
在这里,看见合肥之美、安徽之美、中国之美,也让合肥距离“安徽文旅总枢纽”这一目标渐行渐近。
城市“未来”篇章的开启,往往需要“历史”与“当下”紧密地融合——
一方面,合肥定位“打造安徽文旅总枢纽”,向外探索延伸,借助区位优势,以串联具体的文化点位编织区域,带来文旅产业区域性发展;另一方面,合肥不断向内重新建构,探索科创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抓创新,向未来。
文旅发展,追寻的是诗与远方。但与其他追求标准化的产业不同,“复制粘贴”似的远方总是不会长远。
基于城市气质,精准定位,发展独具个性的产业文旅,这是合肥选择的方法,也是路径。
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7435.85万人次,旅游花费1041.18亿元。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聚焦巢湖、引江济淮百里画廊、骆岗公园、未来大科学城、庐江矾矿工业遗址、马合钢工业遗址等优质资源,将引入更多项目,打造合肥旅游新地标。
当文旅总枢纽被赋予生产力的价值,当匆匆“过客”更替为往返“常客”,明天的合肥将更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