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警务”擦亮基层治理名片

时间:2024-07-30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李文迪

一直以来,云南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单甲边境派出所致力凝聚各方共建共治力量,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矛盾源头治理为实践“枫桥经验”的着力点,创新“月亮古寨”工作法,

探索搭建“统合型联动”推进“动员式治理”,形成服务型农村矛盾纠纷调解体系,用心用情整治突出风险隐患,以法以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为单甲乡走上边境安、边民富、边关美、边疆兴的发展之路迈开平安“步伐”。

强化“三级联调”,构建纠纷调解新体系

该所始终坚持用党建引领业务创新,以党建引领实现对基层治理的有效调动,充分发挥“统合”功能和“联动”参与作用,真正把党的领导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通过召开“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系列现场会,强化全乡各综治单位的协同配合;成立由派出所、综治中心、司法所为矛盾纠纷化解领导小组,搭建“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统筹指挥、“警务区民警+各村委会骨干”全面排查、“月亮之家”巡防队等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组织,协同调解的“三级联调”机制,有效解决了边境村寨矛盾纠纷调解资源较少等短板。

单甲边境派出所与乡综治中心不断密切党群关系凝聚力,探索形成以“月亮之家”为依托的专群结合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经验,顺势推出“月亮古寨”工作法,充分动员多元调解主体的积极性。

近三年来,单甲边境派出所利用“月亮古寨”调解工作法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56起,成功率达100%,辖区接处警逐年下降、连续10年无命案发生、无个人极端案(事)件、无越级上访、无群体性事件、无因矛盾纠纷引起的“民转刑”案件,有效实现了矛盾纠纷零升级、警务投诉零发生目标。

推出“三制联动”,实现调解效率大提升

积极探索搭建“统合型联动”推进“动员式治理”,在基层党组织带领下,协调多方主体围绕矛盾纠纷、公共治理等问题进行意见交换达成团结统一,为以实践群众自治提升村域治理效能提供了关键保障。与乡综治中心实践创新“月亮古寨”工作法,形成“微信点单式调解”机制+“边寨协商”调解机制+“月光警务”24小时值守机制的三制联动工作格局。针对村落分布散、群众早出晚归、双方矛盾纠纷调解难以预约时间等辖区显著特点,以月亮警务室为依托,在“微信点单式服务”的基础上创新调解方式,变警情式调解为入户式调解,群众预约后“月亮之家”巡防队的民警干部在古寨月亮升起来农户茶余饭后时,入户走访调解矛盾纠纷、普法及传达法律政策,调解变得更加身临其境。

对风险突出的矛盾纠纷适时通过“边寨协商”形式,采取“围炉煮茶”“火塘夜话”等方式开展“党政警群”解纷评议会,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接受群众咨询求助,面对面高效了解社情民意,实打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夯实党群、警民关系。

“‘围炉煮茶’‘火塘夜话’等方式开展的解纷评议会为村民提供一个‘坐下来聊聊’的地方。在这里,没有绝对标准,只有在讨论中达成的共识。”村民代表尼嘎有感而发。

依托“月光警务”24小时值守工作机制,全天候为群众提供警务咨询和法律咨询等前端服务,旨在提升群众法治思维,缓解农村矛盾调解规则模糊和调解平台受限等难题,通过前端服务收集家庭纠纷、邻里矛盾等线索,切实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进而推动形成人人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新格局。

将“月亮古寨”工作法纳入边境村寨事务阳光工程,完善村务公开、村民会议、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解纷评议会等制度,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不断巩固提升村民自治基础和民主管村能力。今年以来,辖区三个警务区累计开展各类宣讲培训30余期,受益群众1万余人。

“我们不单纯是社会治安管理者,也是社区服务参与者,更是穿警服的副支书。”月亮警务室民警李光阳在向村两委汇报会上坚定地说。

围绕“三个满意”,确保矛盾纠纷零升级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单甲边境派出所始终把矛盾纠纷化解体现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上。针对法律认知模糊化的村民趋向于立足自身利益“切割”解读法律等情况,所支部制定“法律咨询+问题接诉+纠纷回访”措施,实现疏导教育一批、依法处置一批、回访止诉一批,常态化跟踪管理矛盾化解效果,达到纠纷前中后三个满意。

充分发挥“月亮之家”巡防队等党群资源高效便捷的调解功能,释放群防群治效能,引导邻里互帮互助处理好矛盾纠纷,使警务实时感知力得到大幅提升,巡防队下设巡逻防范、安全检查、普法宣传、纠纷调解四个小组,党员民警与各组党员队员“结对子”,分类施教,以专带群,搞好“传帮带”,对巡防队员进行专业培养,打造老百姓身边“行走的法律百科全书”,创新巡防队普法宣传小组员普法责任与基层治理积分挂钩机制,1名党员捆绑挂钩6户,采取“见面宣教、挂账销号”措施,一对一解答劳务合同、民间借贷等法律问题,夯实群众法治理念,做好纠纷源头治理,推动全乡辖区各村村域治理现代化建设。

所支部制定“难题接诉,接诉即办”措施,丰富矛盾溯源治理与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制度供给,从接诉到办理,全程专人盯办、定期征求意见,完善“一纠纷一台账”,疑难问题由所领导包案接访,从原先派出所“等待警情”向主动深入基层“找病源”转变,将群众反映的问题需求记录在案,实行所领导包保制度,联系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确保件件有回音。

“派出所民警多跑腿、多谈心,加上多方联动配合工作,社会综合治理与警方精准调解相结合,辖区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嘎多村支书李金明中肯地说。

固化案件线索、纠纷线索征集及纠纷逐案回访机制,警务区挂钩负责民警对每起纠纷警情回访形成笔录台账,做到疑点细心认真解释和难点梳理引导到位,从源头上消除矛盾纠纷司法诉讼升级、“民转刑”等高风险隐患问题;辖区三个警务区自2022年来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领域同样也是“合则共生、融则共赢”。一直以来,单甲边境派出所不断探索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将法治融入乡愁,用心用情整治突出风险隐患,以法以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让群众能更加心服口服,交口称赞,推动矛盾调处精细化形成基层治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李文迪 单甲边境派出所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