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猛乡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中南部,辖区总面积263平方公里,1个社区8个村委会,户籍人口2.8万人,居住着哈尼、彝、汉三个民族,辖有黄连山原始森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绿春县公安局三猛派出所民警辅警踏过泥泞、走过危桥、跨过险滩、走村入户、巡山护林、守护安宁,用心用情滋润着这片哈尼山乡沃土,浸润着边陲少数民族淳朴心灵。
5名民警,22名驻所(村)辅警定期深入山中巡查,排查林区隐患,查处涉林违法犯罪,普及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知识,用警心温暖民心,警民距离越走越近,辖区治安越来越好,群众心中的“平安灯”越来越亮。
把安全送到山中田间
做到群众心坎
坚持为民宗旨,把构建“主防”系统,夯实治安防控措施,不断释放基层治理活力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借助村干部、网格员、综治协管员等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将全乡9个村(社)治保会打造成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前哨”,开展预警、预测、预防,深化警民协作、收集社情民意,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把安全送到山中田间、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
在“家常里短”的小事里
办好“民生大事”
积极联动民政、土地、水务、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等相关职能部门,推动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各类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工作格局,坚持把基层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主阵地,倾力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应调尽调、案结、事了、人和,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山脉、用真情走进每一个社区村组,在一件件“家常里短”的小事里办好“民生大事”,为边陲少数民族带来满满安全感和幸福感。
“本来就是邻里亲戚,确实太不应该了,真的感谢你们为我们公平公正的解决了问题。”今年4月,本是邻里亲戚的两家人因农忙季节水源问题互不相让,在民警的耐心劝解下,纠纷顺利化解。
用见警率、管事率
让群众的安全感触手可得
提升社会面立体巡查防控,紧盯电信网络诈骗、盗抢骗等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结合辖区重点场所的分布特点,对烧烤摊、KTV、足浴店、宾旅馆以及台球室、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常态化巡逻管控,加强对景区周边客栈、民宿用水、用电、用火的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景点餐饮、住宿、交通安全,用见警率、管事率当好辖区“守护人”,让群众的安全感触手可得。
守好村口、路口、校门口
发动村民参与安全劝导
“王大哥,骑摩托送孩子上学要记得戴头盔啊。”“李大姐,今天轮到你家参与劝导啦。”……为将出行风险降至最低,提升村民安全守法意识,成立三级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积极发动村民参与到交通安全日常劝导中,以教育引导、宣传劝导为主,守好安全“三口”(村口、路口、校门口),每逢节庆假日、开学季、赶集街天等重点时段,每家每户轮流对摩托车不戴头盔、违法载人、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及时纠正。
同时,依托“万吨水泥进农村”工程,修建水泥防护墩316个,标准化治理隐患点12处,低成本整治50处,道路安全隐患整治成效明显。
几把小板凳促膝长谈
让情谊更浓、意识更强
“如今,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天刷刷视频成为了闲暇时了解社会热点的渠道,但大家是否知道,有些网络言行极有可能触犯法律……”这是三猛派出所推出的“板凳课堂普法”。所里让熟悉当地民风民俗的民警辅警,用“哈尼语+汉语”双语混搭,几把小板凳,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向村民开展“防盗窃、防诈骗、防火灾、防交通安全”等普法宣传,不仅群众的安全意识更强了,警民间的情谊也越来越浓。
开展“送考下乡+安全宣传”,把便民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这种好,既方便了我们路远的考证,又学到了好多知识,点赞!”现场一老乡说到。
黄连山下,有风景更有“枫警”。(红河州公安局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