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双柏县“五化”协同发力 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主动战

时间:2024-06-11来源 : 中国网作者 : 佚名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整合资源力量,采用“五化”工作法,切实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宣传引导“常态化”

广泛普及正确处理家庭、婚恋、邻里、债务、继承、土地权属、劳动关系等纠纷的法律法规知识,牢固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养。注重用“大白话”和“身边事”采取以案释法方式做实普法教育,增强群众对法律的敬畏感和信任度。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移风易俗,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切实减少不和谐因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今年来,集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35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8600余份,耐心解答群众疑惑咨询560余人,受益群众15300余人。

矛盾排查“精准化”

结合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等工作,充分整合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志愿者等资源力量,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重点时段,紧盯家庭婚恋、邻里关系、房屋宅基地、林地耕地、经济等易引发的各类矛盾风险隐患的纠纷重点,全方位、无死角开展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全覆盖排查梳理,了解收集社情民意,动态掌握广大群众诉求,及时发现各类矛盾和不稳定因素,逐一登记造册,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截至目前,全县共排查整治重点地区855次、治安突出问题1046个,排查家庭户5.02万户。

调处化解“多元化”

推行“上门调处、上门化解”机制,主动上门面对面交流、法治宣传与道德教育、专业调解与多元化解、心理疏导与劝和引导相结合的方法,主动问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认真听群众的“心情”“隐情”,用心挖矛盾纠纷的根源、症结所在,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将预防和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过程,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来,全县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714件,调处成功708件,调解成功率为99.16%。

责任包保“制度化”

严格落实县级领导、行业部门、乡镇、村委会(社区)、村(居)民小组五级包保责任制,形成领导率先垂范、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的良好工作氛围。确保重点纠纷有人盯,有人管,一事一案制定包保方案、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打通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拉网式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和责任体系。

纠纷回访“长效化”

优化完善矛盾纠纷调后回访制度,对已调处完毕的每起矛盾纠纷建立工作台账,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提升服务质量,主动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群众座谈等形式开展回访跟踪,及时了解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动态,合理听取双方当事人诉求及意见建议,督促双方全面履行调解协议,巩固调解效果。对回访中发现的不稳定苗头状况,以及未能一次达成化解的矛盾纠纷,积极引导当事人依法反映诉求、维护合法权益,防止矛盾纠纷反弹回潮,真正当好群众解忧人。(双柏县委政法委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