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融合发展 向“新”而行 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时间:2024-05-28来源 : 中国网美丽合肥作者 : 姚玲 徐明 季云冈

竞逐新赛道,打造新引擎。5月24日,2024年蜀山经开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暨安徽智能软件园成立两周年活动举行。本次活动以“奇点启航向‘新’而行”为主题,相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软件企业代表等百余人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机遇,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快捷流动,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奇点未来社正式成立

培育产业生态,助力融合发展

活动中,奇点未来社正式成立。“在数学概念中,奇点是一个未被定义的点;在天体物理学中,奇点被认为是宇宙的初始状态。奇点,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对于这一名称,奇点未来社发起人、安徽智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方友介绍道,奇点未来社是一个开放的产业合作组织,由安徽智能软件园牵头组建,旨在深度赋能软件企业、科研院所建立生态链,促进企业之间在业务上联合、思想上碰撞,互补融合,以市场化方式带动生态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进而引领行业变革,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激发创新动能。

一直以来,蜀山经开区致力于构建一流产业生态,打造更具韧性的产业链条。依托安徽智能软件园,蜀山经开区实地调研辖区内300多家软件企业,精心绘制“索骥”软件产业图谱,软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目了然。“蜀山经开区知道我们每家企业的业务水平、市场拓展方向以及需要的服务,能够帮助我们在产业园内找到同样有需求的企业。当前我们就在和园区企业老乡鸡洽谈合作。”安徽智能软件园入驻企业合肥青谷信息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刘毅介绍说。

在安徽智能软件园,这样的合作生态还有很多。依托于善达信息公司的核心技术,园区“智慧水链”企业联合研发出水行业的“数字百科全书”——水问大模型。在安徽智能软件园带领下,辖区四家企业各显真招,创新研发出可应用于各大产业园区的“智慧微电网监管平台”,精准管控能耗,做到智能化电费收缴,获得入驻企业一致好评。

8个项目现场签约

加强前瞻布局,壮大产业集群

活动中,合杭AIGC创新产业园、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园、合肥智能汽车软件园分别揭牌。此外,低空经济、智能储能、汽车软件、智慧教育等领域8个项目现场签约。

合杭AIGC创新产业园是蜀山经开区引入的杭州专业化园区运营单位,是促进两地产业协作和融合的重要载体。“合肥正在积极打造中国(合肥)软件名城,蜀山经开区聚力发展以软件信息产业为引领的数字经济,且拥有强大的算力基础资源作为重要保障。我们在杭州有近10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产业园,拥有大量的人工智能生态企业,与蜀山经开区产业定位、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去年‘杭州分园’揭牌成立,今年共建合杭AIGC创新产业园,实现双向奔赴。未来将携手促进两地产业从‘相融’走向‘深融’,共同发展新质生产力。”杭州智新佑政科技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锋表示。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我们精心绘制了产业发展图谱,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智能所开展了合作,引入最新的创新资源,提升软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蜀山经开区今年计划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先发地区共建分园,促进多区域间软件企业交流合作;同时,依托中贝通信的算力资源,乘着合肥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东风,将围绕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智能汽车软件等领域发力,为创建‘中国(合肥)软件名城’贡献力量”蜀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安徽智能软件园成立两周年

数字经济新浪潮,赋能新质生产力

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王熹徽、北京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冯华、华为云安徽副总经理万兴华分别以《数字经济新浪潮赋能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指导,加快创建软件名城名园》、《大模型技术,加速构建软件研发新质生产力》为题作主旨演讲。

冯华表示,合肥市蜀山区营商环境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在数字经济、软件产业发展有比较好的基础。此次三家园区的成立,能更好地促进软件产业的融合创新,形成集群效应,促进人才、技术共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发展,放大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合肥乃至安徽和全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近年来,蜀山经开区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不断擦亮“数字新园区”金字招牌,一方面打造以安徽智能软件园为核心区、辐射涵盖网达产业园、MAX科技园、联东U谷等周边园区的“一核多园”产业布局,总体规划软件产业载体超6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依托中贝通信等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招商,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现有国创智信、龙图腾、网新科技、合肥网达等一批行业领先项目落地。目前,合肥蜀山经开区已集聚软件相关企业超300家,2023年全年营收约214.2亿元。未来,蜀山经开区将持续优化服务、强化配套,助力企业“抢跑”新质生产新赛道,推进数字经济产业链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以创新聚变助推产业裂变。

(文:姚玲、徐明、季云冈    图:蜀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