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我的名字叫“高新”!

时间:2024-04-26来源 : 中国网美丽合肥作者 : 项磊 刘畅

“高”,是高质量发展。是连续九年位居全国高新区前十,实现人均GDP约7万美元、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近90万元,规上企业利润约占合肥市50%、万元GDP能耗约为全国平均水平1/4。

“新”,是新质生产力。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焕新,从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来到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科大先研院,观看了安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集中展示。习近平总书记说,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更上层楼,祝大家创新愉快。

八年来,合肥高新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又“高”又“新”发展定位,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俯瞰合肥高新区)

未来产业“加快生根”

4月21日,中科卫星空天信息产业基地在合肥高新区正式开园,安徽雷图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约入驻,意味着SAR载荷即将在合肥高新区实现量产。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主动遥感手段,与传统遥感相比,不受天气、日照条件影响,因此可以全天候、全天时获取观测图像,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稳固支撑。这是合肥高新区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的又一项目。此前,高新区已与“空天院”合作落地中科星图等多个优质项目,初步打造了“空天系”产业生态。

而在高新区加快布局空天产业的宏大蓝图中,目前已汇聚空天信息产业链企业120余家。海天丝路商业天基数据中继星座、中科星光总部基地、星图维天信气象生态全国民用总部、十方星链中轨道激光中继卫星、巨弓科技下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包括深空探测试验室在内的科研院所、创新平台也超过十家。如今,高新区空天产业已经覆盖遥感载荷研制、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卫星通信终端研制、卫星导航终端研制、无人机等领域。在4月24日中国航天日活动中,高新区荣获“最受欢迎落地园区奖”。

量子科技是与空天信息并列的两大未来产业主赛道,也是安徽“三大科创高地”的头号工程,而高新区早在十五年前就已经前瞻布局。经过十多年的孕育、发展,高新区集聚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及中电信量子集团等产业链企业60余家,让合肥量子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城市之首。另外,合肥高新区已经获批“全国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正聚力打造“量子科学”“量子产业”双高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量子大道”云飞路)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已经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拥有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的合肥高新区,正在元宇宙、新一代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等未来产业方向加快“生根”。

“高新区未来产业可以用‘2+3+X’概括。‘2’即量子信息、空天技术等具有先发优势的未来产业;‘3’即下一代人工智能、聚变能源、合成生物等具有基础的未来产业方向;‘X’即自由探索一批前沿技术或颠覆性技术,形成未来产业新赛道新领域。”合肥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说。

新兴产业“聚木成林”

与正在“加快生根”的未来产业相比,经过多年培育,新兴产业已在高新区“聚木成林”,产业引领能力加快凸显。

4月3日上午,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科大附一院离子医学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安徽首家质子治疗中心全面开诊。该中心由合肥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引进国际先进成熟的质子治疗系统。更值得期待的是,二期首台套国产质子治疗系统医疗验证基地项目也在推进,建成后将作为国产首台质子治疗设备的放置点,以及未来国产质子装备走向市场化的“样板间”。

(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诊疗工作)

而在2月份,合肥高新区重点医疗器械企业锐世医疗自主研发生产的全数字PET/CT(DigitMI 930)设备,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实现装机。这套设备拥有极快的成像速度,能在20秒内完成单个床位的扫描成像,全身扫描仅需135秒,病人的扫描时间缩短为过去的1/6,显著提升检查效率。与此同时,PET/CT 930要求患者注射示踪剂的剂量比常规的剂量低,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药物购买成本。

与高端装备一样,生物医药也是高新区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之一。今年2月份,合肥高新区两家重点生物医药企业——美亚光电和星眸生物,分别在医疗器械和基因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美亚光电自主研发的移动式头部CT正式获准进入市场;星眸生物自主研发的基因治疗I类创新药也获得临床试验许可。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蓬勃向上,培育了安科生物、欧普康视、中盛溯源、中科普瑞昇、中科离子装备等生物医药企业约700家,初步形成原材料药供应—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外包服务—商业流通—精准医疗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为了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合肥高新区打造“4312”产业工程,加快构建大信息、大制造、大服务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及大健康1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专精特新”和瞪羚独角兽企业2000多家,集聚了科大讯飞、阳光电源、芯碁微装、智飞龙科马等行业领军企业,获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2个国家战新产业集群,分别集聚企业1400多家、300多家,占合肥市8成以上。

为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催生更大新质生产力,合肥高新区日前正式启动“新质企业高成长培育工程”,力争到2026年,新质企业群体数量实现倍增,突破3000家。其中,雏鹰企业突破2000家,瞪羚(培育)企业突破800家,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突破100家,科技领军培育企业突破40家、科技领军企业突破10家。

传统产业“发出新芽”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也离不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进而焕发新光彩。

位于高新区的合肥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在产品畅销全国的同时,企业也不断进行自我革新,通过整体组织更新、流程再造和数字化导入,让家电生产迸发新动能。

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建立大数据预警及分析系统、构建数字孪生应用等创新模式,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已实现从订单到智能化生产,再到售后服务的全价值链数智化管理。在没有增加生产线的情况下,年产量提高了近一倍,近三年累计交付周期缩短56%、人均效率提升51.6%。

高新区积极推动企业由制造转型智造,通过持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制定结构调整目标,提供各类数字化发展政策支持,让传统制造业逐步实现智改数转。目前,园区家电、汽车等传统制造业占比已从最高时的78%降至24%,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新产业占比超六成。

科技创新“引擎燃动”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既需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更需要“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强劲支撑。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采取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生态理念组织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增添强劲动能。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除了国家实验室、国家深空探测实验室等一批战略科技力量,合肥高新区还在积极争取其他“国字号”平台落户,并引进包括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领衔创办的新型研发机构20多家。科大讯飞、阳光电源在内的数百家企业,拥有省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约160个。

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作为“科大硅谷”核心区,合肥高新区瞄准全国一流高校、知名大院大所开展“淘金计划”,常态化对接科技成果。2023年,引育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理工等科技成果转化企业86家,占合肥市40%,其中,中国科大赋权试点项目落地超过80%。

在创新生态营造方面,高新区首创构建以“雏鹰-瞪羚培育-瞪羚-潜在独角兽-独角兽-科技领军”企业为梯队的高成长培育体系,同时,科创孵化载体面积超600万平方米,拥有中国声谷、中安创谷等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4家,孵化科创企业近万家,均位居全国前列。

(中安创谷)

为了给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营造创新沃土,高新区还打造企业成长全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汇聚基金两百多支,总规模超2600亿元,同时以“揭榜挂帅”等形式实施一批重大场景创新项目,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另外,高新区还推进“双自联动”发展,加快自贸区制度创新,全国首创政务服务7×24h自助分厅进产业园、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改革、信用报告代替上市合规性审查等,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当前,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风起云涌,核心技术正在催生新质生产力,新兴需求也在造就新兴业态。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合肥高新区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立区宗旨,始终葆有善于变革、敢于创新的锐气,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壮大,带来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项磊、刘畅)

(责任编辑:君君)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