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景迈山古茶林”“哈尼古歌”“徐霞客”等多个热词成为最能生动展现云南“文化+旅游”的词汇。在过去的一年里,云南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强省,狠抓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和服务质量提升,文旅行业强劲复苏,全省共接待游客10.4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4万亿元。此次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云南省“文化+旅游”市场,以文旅融合协同发展为切口,在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实施“红色+”策略让旅游资源“活起来”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一直以来,云南多地拥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有着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全省共有革命遗址1903个,其他遗址362个,总计2265个,数量居全国前列。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更多年轻人爱上红色景区,如何激活云南红色文化,带动周边旅游发展?
在民进云南省委集体提案中,多位委员也提出建议,要高品质策划开发“红军长征过云南”系列旅游产品,将红军长征过云南有关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为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有力补充和优化云南全域旅游资源布局。实施“红色+”策略,在已有红色文旅产品上做足加法。深入挖掘红色遗址、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多元途径,深化长征精神演绎,并将“红色”输入“云端”,提供远程线上展示,形成一批以红色为底色的文旅产品。实施“+红色”策略,在当地已有的自然风光、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等文旅资源和产品基础上,结合红军长征过云南行军路线、重大事件、重要遗址分布,赋予其红色精神内涵,形成一批传统旅游融合红色资源的文旅产品,进一步彰显文化附加价值。
云南省政协委员沙海燕则关注于云南人民民族团结、保家卫国的实物见证——滇缅公路。“滇缅公路因为多种原因,其它地方多处被毁坏或重复建设,已经面目全非,但是,永平境内一部分却能保存完好。特别是滇缅公路铁丝窝一段,是整条滇缅公路的制高点,兼之植被丰富,风景优美,是极为难得的文旅资源。”在提案中,沙海燕委员这样建议,“希望开展多形式的滇缅公路文化宣传,研究开发滇缅公路文旅资源,把滇缅公路开工建设滇缅公路的时间定为滇缅公路文化日。在大力保护滇缅公路现存路段的同时,努力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做好“茶文化”IP让山水旅游“动起来”
云南有着中国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最独特的立体气候,是大叶种茶树理想栖息地。沿怒江、澜沧江而下的横断山脉分布着我省最主要的茶叶产区。其中,地处无量山、哀牢山、景迈山等名山大川的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3州(市)集中了澜沧江流域最优质的茶叶原料基地,形成了“冰岛”“昔归”“景迈山”“老班章”等名扬海内外的“普洱茶”和“滇红茶”等知名品牌。随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如何做好澜沧江流域名山大川上的山水文章,做足茶文化旅游发展,便成为了今年两会上很多委员关注的事情。
在农工民主党云南省委集体提案中,多位政协委员通过走访调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一是‘一盘棋’谋划,编制专项发展规划。树立‘云南茶都是好茶’的理念,把茶文化旅游纳入云南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形成‘聚合’效应,打造茶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一张网’部署,完善配套基础设施。通过建设古树名山综合交通网络,推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把澜沧江流域‘世界茶树发源地中心’建成世界一流的茶叶生产中心、交易中心和新的旅游中心。‘一体化’推进,打造云南茶旅IP。通过打造茶事节庆活动、拍摄电影、电视剧讲述茶山、茶农故事等方式,集中力量打造‘普洱茶’‘滇红茶’等品牌,大力传播云南茶文化,营造氛围。‘一股绳’聚力,创新产品开发模式。引进有实力的国企、民间资本、运营团队,不断推出与市场高度契合的茶文化旅游新产品,丰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内涵,把澜沧江流域古树名山打造成为云南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和‘三茶’融合发展的样板区。”
挖掘“民族文化”故事让乡村经济“富起来”
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也是全力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重点省份。很多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故事,一直“深藏”大山之中,还有待被发掘。针对这些问题,政协委员杨伟联合蒋坚桥提出了提炼升华云南省区域性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符号的建议。他们表示,“云南拥有着许多还未大力开发的云南元素文化,需要积极发掘、沉淀。例如可以找到古滇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发展脉络和传承地位,加大对郑和文化节的宣传推广力度。赋予‘郑和下西洋’这一文化符号新的内涵和形象。也可以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签订日确定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节’,倡导各地组织开展纪念活动,强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同团结进步的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云南省政协委员程云峰则更关注云南省内的耕读文化,他认为现阶段云南耕读文化存在闲置化、碎片化、分散化等特点,辨识度不高;与其他产业、资源的整合有限,其作用没能得到有效地发挥;研学基地建设参差不齐,未能与育人良好结合等。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各地耕读文化的传承。开展耕读文化系列活动,将农事劳作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然后要拓宽培育渠道,用活各级各类非遗、工匠等人才。培育一批具有云南特色的集“红色+文化+生态+劳动”为一体的省、州市示范课程,提高文旅吸引力,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张津)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