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霍山县漫水河镇积极探索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新路径,坚持软硬兼施、多方联动,护航网络时代青少年文明健康成长。
该镇盘活变电所旧址,联合六安市委网信办、霍山县委宣传部,共同打造全市县区首家网络素养培育基地。该基地占地14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内设“数字与文明”“数字与乡村”“数字与我”三个板块,利用案例教学、视频教学、互动教学等多元形式,集中展示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与成就、网络安全法律体系构建与发展等网络知识,全面呈现霍山县在推进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中乡村教育、交通、特色产业等方面的数智化成就。补齐山区网络素养培育短板,营造文明上网、安全用网浓厚氛围,让山区青少年沉浸式享受“数字大餐”。自今年12月8日揭牌启用以来,该基地已开展多场活动,深受周边群众好评,为山区孩子们的网络教育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针对网络诈骗、网络成瘾、网络犯罪以及“未成年玩网游大额充值”等痛点热点,该镇重点打造“零零欺”“不再孤单的‘三留守’”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开展“点单式”志愿服务活动。以辖区内110余名留守儿童为重点对象,组织志愿者走上街头、走入校园、走进家中,常态化开展温情关怀志愿服务,开展作业辅导、兴趣培养、普法课堂等活动,丰富山区青少年校外文化“课程表”。近年来,共组织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次,吸引孩子和家长参加2000余人次,活动得到一致好评。“不再孤单的‘三留守’”项目获市级项目大赛一等奖,获评市县优秀志愿服务典型,“零零欺”项目获县级项目大赛二等奖。
该镇着力推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方联动,将基地打造成多方有效衔接的纽带,培育青少年网络素养,护苗成长。鼓励学校开设网络素养相关课程,引导老师把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各个学科;引导家长注重自身网络素养提升,在网络知识和技能学习等方面树立榜样;要求基地精心策划多种公益活动,吸引家长参与互动,切实拉近学校与家庭、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让父母的陪伴缩短孩子的“屏幕时间”。今年以来,已统筹开展“扫黄打非•护苗”、“绿书签行动”、七夕话家风、“亲近自然快乐阅读”等系列教育活动50余场,有效营造良好网络环境氛围,守护青少年网络安全。 (汪思宇)
(责任编辑: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