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彰先进、激励队伍,凝聚推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表彰2021—2022年度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其中,云南法院8个集体入选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名单。分别是,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案件审判庭、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综合审判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人民法院涉外审判庭。
云南高院刑一庭
近年来,云南高院刑一庭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最高人民法院、省委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依法审理各类刑事案件,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讲政治、强信念。刑一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坚持忠诚核心、理论铸魂、党建引领,扎实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审判工作全过程。
护公正、提效率。紧紧围绕刑事审判中心工作,聚焦质效指标,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把讲政治与讲业务、促公正与提效率、重调研和强指导相结合,把牢审判工作政治方向,培养工匠精神,严把“四关”,持续加强调查研究,促进审判质效提升。
高质量、铸精品。在考评考核、调查研究、对策建议、宣传发动等方面亮点频出。2021、2022年,刑一庭国家安全工作被国安委、省委评为“优秀”;扫黑、禁毒等工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次。积极申报课题、参与学术讨论、报送调研报告,及时就案件审判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在各重要节点,通过专题讲座、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有力教育引导社会公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严要求、重自律。按照“五个过硬”要求,着力打造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云岭刑事审判铁军。常态化开展政治轮训,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刑事审判专题培训、业务交流等培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全庭干警专业化水平,做到廉洁自律。
昆明中院办公室
一直以来,昆明中院办公室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办时提出的“五个坚持”为目标,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做好服务党组、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干警、服务基层等工作,自觉做“五个坚持”的忠实践行者和模范贯彻者。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让忠诚成为全体干警最鲜明的政治品格。
高度自觉顾大局。明确办公室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自觉在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激发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积极参与“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做好服务审判执行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转变作风提效能。围绕中心任务,办文精准、办会精细、办事精心,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制定工作要点,督促部门落实,加强保密宣传。
埋头苦干勇担当。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作风、甘于奉献的精神,全力保障审判攻坚结案,在工作中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认真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严明纪律讲规矩。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推动党规党纪入脑入心,不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西山区法院刑事审判庭
西山区法院刑事审判庭以坚定的政治信仰、顽强的战斗精神、专业的司法技能,把讲政治顾大局、促公正提效率、重自律强队伍、防风险护稳定落到实处,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进步。
切实履行刑事审判职能,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近五年来,刑事审判庭共计审结一审刑事案件7700余件。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助力全面反腐败斗争,守护绿水青山,审结某纸业环境污染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等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案件,贯彻落实刑事审判理念现代化,努力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多措并举精准普法。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以及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深入机关、学校、社区,通过组织法律讲座、模拟法庭、庭审公开和法庭开放日活动等方式开展普法,同时利用线上宣传矩阵,有针对性地满足群众法治需求。
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以法治之光照亮青春。持续深化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工作,建立“五化七有”少年法庭工作机制,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强化庭审教育和回访帮教,充分体现司法人文关怀,落实未成年人司法特别程序和特殊保护制度,积极组织面向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活动。
主动延伸审判职能,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近五年来,针对工作中发现的涉自然资源、经济金融、文化教育等行业领域存在的监管薄弱点及风险点,刑事审判庭共向相关部门发出十余份司法建议。依托大数据及司法办案实际,撰写各类调研、数助决策报告及法学领域专业论文数十篇。
曲靖中院少年案件审判庭
近年来,曲靖中院立足审判职能,以“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宗旨,始终将“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贯穿少年司法工作始终,积极探索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方式,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形成了一套特色少年审判工作模式,为未成年人权益构筑坚固的司法防线。
整合审判力量,构建“一盘棋专业化”工作格局。曲靖中院成立院长为组长的“未成年人审判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少年审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市法院挂牌成立10个少年法庭,选任少年庭法官,并注重考察与岗位的匹配性。
发挥法治力量,贯彻“特殊性最大化”保护原则。在审理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民事案件中,贯彻“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审理的多起民事案件成为司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并被主流媒体报道。
凝聚爱心力量,打造“三个三特色化”曲靖经验。“爱心三帮教、三育人”,即“庭前、庭中、庭后三帮教”“动情、晓理、明法三育人”“寓教于审、审教结合”,庭前帮教重会见,庭审帮教重教育,庭后帮教重释法及回访。三步走,即“传统道德教育三步走”帮教方式。通过发放问卷调查、邀请资深讲师、测试帮教效果等,将传统道德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借助社会力量,完善“全方位多元化”帮扶机制。曲靖中院少年庭始终秉持“坐堂问案只是开始,让未成年人在法律的蓝天下自由成长才是最终目的”的理念,积极努力做好延伸工作,对服刑的未成年人,坚持定期到少管所和各监狱进行回访,并借助社会力量进行帮教。
依托学校力量,构筑“点线面常态化”宣传矩阵。以教育实践基地为阵地、多个示范点为表率、家庭教育指导站作为依托点,与共青团、关工委、妇联、教育等部门进行联动式、阵地式、品牌式宣传。以学校为主线,推行“一校一法官”制度,全市159名优秀法官担任175所学校法治副校长。全方位、多载体、持续性开展预防犯罪、自我保护等专题法治宣传。
玉溪中院审判监督庭
玉溪中院审判监督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全庭法官干警齐心协力,能动履职,特别是在减刑、假释工作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业绩。
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减刑、假释工作。玉溪中院审判监督庭在全国、全省同行中较早开展将财产刑的执行情况作为罪犯减刑条件之一的探索,并经过多年的审判实践,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成效显著,形成了服刑罪犯财产性判项的执(履)行与减刑、假释相关联的“玉溪做法”,得到了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在全国刑事再审及减刑、假释制度改革理论研讨会上作了交流,《试行将财产刑的执行情况作为罪犯减刑条件之一的经验总结》一文被最高法院《审判监督指导》收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省内外多家中院先后到玉溪考察学习;积极推进“阳光司法”,不断加大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审理的力度,多项具体工作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
齐心协力,全面完成各项审判监督工作任务。面对案件种类复杂、数量繁多的审判监督工作任务,全体干警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圆满完成审判监督工作任务,多年来年均结案率保持在99%以上。
勐腊县法院民事审判庭
勐腊县法院民事审判庭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发挥审判职能、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立足司法实践、推进诉源治理,延伸工作职能、推动区域发展,不断强化服务大局和民生保障。
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确保司法公平公正。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便民利民为民、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办案实效”,减少群众诉累的同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灵活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努力促成“三个效果”的统一。
立足家事审判,为家庭幸福和谐提供司法保障。积极沟通民政、妇联、社区等有关部门,建立家事纠纷综合协调解决模式。以婚姻家庭类案件审判经验丰富的女法官为“主力”组建家事审判团队,将法治宣传做到边境村寨、基层一线,由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双语法官开展以案释法。
加强司法能动性,积极探索涉外涉侨案件审判新路径。勐腊县法院民事审判庭创新举措,积极破解涉外案件送达难、语言不通和履行困难等难题,引入跨境“云”调解、“云”送达等方式,把每一次涉外涉侨案件的办理作为彰显我国司法力度和温度的生动实践。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护航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将“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融入办案理念和实践中。深化法企交流,深入走访辖区企业,坚持善意司法理念,保护知识产权,设立涉小微企业案件“绿色服务窗口”,完善“互联网+诉讼服务”体系,做好案件导诉分流、繁简分流。
澜沧县法院行政审判庭
澜沧县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民族自治县,长期以来,澜沧县法院行政审判庭挺在调处基层社会矛盾的最前线,深度参与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深入行政争议内部,精准解决当事人真实利益诉求,既关注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又注重对当事人维权动因的关切和回应,真正把政治建设和行政审判融为一体,监督并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力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良好效果,厚植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澜沧县法院将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瑞丽市法院涉外审判庭
近年来,瑞丽市法院涉外审判庭秉持“涉外无小事”的审判理念,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妥善化解每一起涉外矛盾纠纷,将司法服务延伸到边境一线,涉外审判“瑞丽模式”得到上级法院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找准司法定位,为边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谋对策。近年来,瑞丽市法院涉外审判工作围绕打造“1+2+8+3”国门诉讼服务体系、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将非诉讼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纠纷解决机制、创新涉外案件送达方式等方面,将多渠道强化边境诉讼服务作为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和推进中缅友好的重要抓手。
服务中心工作,合力共筑边境和谐稳定。瑞丽市法院涉外审判庭立足“边”做文章,聚焦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用实际行动助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2020年以来,共审结涉外民商事案件358件、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16件,调解或经调解撤诉209件,调撤率56%。到国门、抵边乡镇开展公开宣判活动,并当庭用缅文或少数民族语言进行释法明理,达到了审理一件、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探索工作新机制,护航服务口岸经济。伴随着边境贸易、国际班列、以直播为代表的跨境电商等跨境贸易快速发展,瑞丽市法院涉外审判庭提前谋划,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各类风险。推出八项举措护航侨胞和口岸经济,通过成立涉边贸人民调解组织、口岸办法官工作站等举措,进一步完善涉边贸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为中外双方当事人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纠纷解决途径。
据悉,下一步,云南法院将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扎实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珍惜荣誉,砥砺前行,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新篇章贡献司法力量。(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供稿 )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