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昆高速公路会泽段,有着辖区内的三“最”。海拔最高、气温最低、下坡路段最长。在这里,3名民警11名辅警守护着双向108公里的高速公路,用“警蓝”星光筑起了群众的出行平安。
进入12月份以后,银昆高速公路会泽段可谓“一日过四季,一季风吹寒”。辖区平均海拔近2400米,位于高寒山区,立体性气候特征明显,每天最低气温可达-12℃,最高气温可达18℃,温差达30℃,路面容易出现湿滑、结冰的情况。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公安局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二中队辖区双向路段全长108公里,长下坡25公里,每天晚上双向车流量平均达2500余辆。入冬后,为了防止因路面湿滑、结冰出现交通事故,民警辅警24小时上路值守,把“家”安在了执勤点,肩负着保畅通、保平安的重任。
12月20日凌晨3时,二中队民警在微信朋友圈写下感言:“凌晨3点,零下4℃的高速公路,仍然有赶路的大车司机,满载的都是生活,也许生活不是赶路,但赶路是为了不负生活吧。”虽然短短几十个字却写出了赶路人的辛酸,写尽了高速交警的日常,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意义所在,这就是高速交警日夜坚守的初衷使然。
一个周五的晚上,二中队的民警辅警在路上巡逻时,发现一辆轿车停在行车道,经询问得知,车没油了无奈停在了行车道上,民警辅警随即将车推到应急车道,并帮忙联系送油过来,加好油后,他们又继续上路。“真的太谢谢你们,这么冷的天你们辛苦了。”随后民警叮嘱道,“在高速路上车辆出故障,记住‘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二中队中队长陈超介绍,由于辖区路面情况特殊,进入冬季以后他们在工作中总结了“望闻问切”法来查看路面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望,即看路面的温度计。中队在辖区高海拔路段以及桥梁较长的三个路段上安装了3个温度计,并把路面温度情况实时传输到手机上,当温度达到零下以后,民警就赶往路上查看是否有结冰。
闻,即结合路面车辆通行和民警亲身感受到的气温状况,及时组织人员前往值守,有序调度警力指挥车辆通行。
问,即与大队指挥中心时时保持联系,在气温严重下降时,立即询问辖区各路段的车流量及通行情况,并组织警力赶往通行缓慢的路段开展引导分流等工作,防止车辆滞留。
切,即民警在夜间值守过程中,平均每隔1小时就亲自用手去摸路面情况,如果发现路面结冰、护栏结冰时,就上路泼洒融雪剂,防止路面结冰阻碍车辆通行。
通过“望闻问切”等有效措施,近几年来,银昆高速路会泽段二中队辖区从未发生长时间长距离的车辆拥堵或滞留等情况,有效保障了群众的出行安全。(王婷 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