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合肥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激活乡村“美丽经济”

时间:2023-12-27来源 : 合肥日报作者 : 卫晓敏

庐江县“恋庐小舍”家庭民宿记者 高勇 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当前,合肥聚焦产业好、环境优、乡风美、农民富、基层强,努力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具有合肥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广袤乡村,处处洋溢着增收的希望,展现着蓬勃生机与活力。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仲冬时节,走进长丰县下塘镇幸福社区草莓种植基地,一垄垄整齐的青秧上挂满了鲜嫩多汁的草莓,一派生机盎然。每年12月至次年的3月,是草莓上市采摘的旺季,头茬的草莓口感更佳,基地工人们采摘、分拣、称重、包装,忙得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这片草莓基地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每天都有游客过来,每斤30元左右,等到春节前后,预计会有更多游客过来采摘。”幸福社区草莓种植基地负责人闫玉进说。

2021年,闫玉进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租赁了社区60多个大棚种植精品红颜草莓,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务工增收。“在家门口务工,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正在大棚内采摘草莓的村民严太敏说。

在长丰县,像闫玉进这样通过种草莓走上“致富路”的“莓农”还有很多。长丰县草莓协会会长夏世祥介绍,2022年,长丰县共种植草莓21万亩,草莓种植户8.5万户,从业人员18.5万人,受益农民36万人。“今后长丰草莓种植还将继续围绕技术提升、智能化种植、线上销售、全产业链突破等方面转型升级,助推长丰草莓从传统种植向高精农业发展。”夏世祥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合肥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今年以来,合肥做好“头尾经济”文章,建设粮食、蔬菜、畜牧、龙虾、草莓、种子、坚果、奶业等8大百亿产业链,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1800亿元。

瞄准“农舍经济”扮靓和美乡村

今年中秋国庆假日期间,已退休的庐江县万山镇长冲村王自元找回了久违的忙碌状态,历时一年多改建的家庭民宿“恋庐小舍”正式对外营业。“中秋节当晚就有人入住了,一次就定了三个房间”。王自元说,他也是庐江县拿到家庭民宿特种行业许可证的第一人。

“恋庐小舍”地处长冲村十里长冲谷中心区域,这里餐饮配套设施齐全,是村里旅游人气溢出效应显著承接区。去年7月,即将退休的王自元萌生翻建自家平房、改善居住环境的想法,在得知发展家庭民宿相关政策后,他第一时间向村里申请将自家的二层小楼改造成家庭民宿。

“房子改造花费不小,但可以按房间获得县里的一部分补助。”王自元说,民宿建好了,一层留给自己居住,二层和后院的套房用于经营民宿。“感谢政府的好政策,为我们送来一场‘及时雨’,不仅减轻了建设资金压力,还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方向。”

据了解,目前庐江县已建成精品民宿25家,在建28家,设计建设家庭民宿100多家,在13个村庄试点开展乡村运营,签约400多家企业入驻庐江,已累计实现税收6000余万元。

近年来,合肥瞄准“农舍经济”,让农房变客房,创意变生意,景色变景区,在扮靓美丽乡村的同时,催生了“美丽经济”。截至目前,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110亿元。·本报记者卫晓敏·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