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合肥高铁直达西递宏村

时间:2023-12-27来源 : 合肥晚报作者 : 余佼佼

杭昌高铁全线走向示意图

试运行列车奔驰在皖南山间

12月27日上午,杭昌高铁全线通车运行,合肥人去西递、宏村、祁门等地实现高铁直达。从合肥南到祁门南,最快1小时59分、二等座175.5元即可到达。

高铁飞驰在青山绿水间,窗外,一幅《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开,一路往东北,同时串联起英雄城南昌、世界瓷都景德镇、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黄山风景区等9个国家5A级、70多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跨越皖赣浙三省“名城、名湖、名山”等丰富文旅资源的世界级黄金旅游线。

合肥人去西递宏村祁门

实现高铁直达

当天正式通车的杭昌高铁黄昌段线路全长28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结束江西省浮梁、乐平、余干和安徽省祁门、黟县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

12月26日下午5点,杭昌高铁黄昌段车票正式对外发售。杭昌高铁黄昌段开通运营初期,上海局集团每日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5对,分别为杭州西—南昌东G4015/G4016次1对;黄山北—南昌南G4817次、南昌东—黄山北G4818次1对;杭州西—祁门南G9435/G9436次1对;合肥南—祁门南G9525/G9526次、G9527/G9528次2对。

记者了解到,杭昌高铁黄昌段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开通运营初期(过渡期),铁路部门将按照日常线、周末线安排旅客列车开行,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32列。其中,黟县东至杭州西、祁门南至合肥南、黟县东到合肥南、南昌东至景德镇北、南昌东至黄山北间最快旅时分别为1小时41分钟、1小时59分钟、1小时53分、49分钟和1小时45分钟。

来时青山绿水

走时绿水青山

这样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沿途如何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记者了解到,杭昌高铁黄昌段穿越查湾省级自然保护区、阊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以及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26处。

“秉持‘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的理念,围绕大皖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工作。”杭昌高铁安徽段黄山指挥部副指挥长周前忠介绍,建设一开始,铁路部门结合周边旅游资源丰富、环境敏感点众多特点,对铁路沿线进行绿化、美化,努力打造一条生态和谐、绿色环保的高铁新线。以洞渣为例,建设中,将洞渣变废为宝,并建设隧道洞渣碎石自动加工厂、拌和站污水废渣综合回用系统,有效回用废水废渣,既减少污染,又节约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全长12628.8米的西武岭隧道,既是杭昌高铁全线最长隧道,也安徽省最长的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隧道。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杭昌高铁昌黄段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张永利表示,隧道同时穿过8条断层,11条节理密集带,13处岩性接触带,地质情况极为复杂,施工风险和难度极高。

高铁开通将带动

黟县祁门等地经济发展

高铁开通对于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12月26日,记者来到祁门南站,这座高铁站位于祁门县中心区域南约3公里处。从远处看,祁门南站站房整体造型由“门”字形体演变而来,通过“M”形线条宽细变化彰显站房张力,塑造了祁门门户形象。

祁门是久负盛名的红茶圣地。在祁门县阊江河旁的古渡口——梅南渡,历史上,祁门红茶要从这里通过竹筏运到鄱阳,从九江湖口转出,进长江、到武汉,再流通到全国各地,茶叶运输时间长带来了很多风险,并且不利于外销。祁门县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耿双平表示,杭昌高铁开通后,闻名世界的祁门红茶将“坐上”高铁销往全国各地。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作为徽州古村落代表,每年吸引许多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新开通的黟县东站位置极为优越,距离西递石林花海景区约1公里、西递古民居风景区约3公里、宏村古民居风景区约15公里、齐云山风景区约10公里。一条高铁,赋能一座古城文旅产业,将守护“诗和远方”。

“我们在屯溪做服装生意的,杭黄高铁开通后,经常去杭州四季青批发衣服回来卖。可挑选的衣服种类更多了,现在的生意比几年前更好了。”黄山北站一名即将前往杭州的旅客告诉记者。杭昌高铁杭黄段开通运营5年来,黄山北站已经累计运送旅客2723万人次。

池黄高铁启动联调联试

合池城际铁路已纳入规划

除了杭昌高铁,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池黄高铁计划在1月初启动联调联试,意味着这条高铁也进入了开通运营倒计时。作为武汉至杭州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池黄高铁将成为串联皖南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核心景点的黄金旅游线路。对合肥人来说,将可以高铁直达九华山等地。

值得注意的是,从合肥到池州的合池城际铁路已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合安高铁庐江西站、池黄高铁九华山站已预留线路接入条件,全线控制性工程池州长江公铁大桥已开工建设。这将成为合肥至池州和黄山的又一条便捷高铁通道。

根据高铁网布局,合肥可通过合安高铁、宁安城际衔接池黄高铁,也可通过合福高铁、宁安城际衔接池黄高铁。同时,在建新合肥西站、合肥南站均可衔接合福高铁、合安高铁。具体列车开行方案待后续由铁路部门根据运输需求确定。

省发改委铁建办副主任付佳佳告诉记者,杭昌高铁通车后,全省铁路里程达到5495公里(不含主体工程已建成的池黄高铁),其中高速铁路2522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实现市市通高铁。

目前,全省在建合宁、合新、宣绩、池黄高铁,淮宿蚌、阜淮、巢马城际,新合肥西站等18个重点铁路项目,新线里程1354公里,总投资2600亿元。近期计划新开工沿江高铁合肥-武汉段。扬马、宁宣、合池等铁路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一条高铁通车的背后

一条高铁通车前,除了基本的线路建设外,还需要经过验收作业、精调作业、联调联试等多个重要阶段。

电缆铺到哪手摸到哪儿

带上手套,提腿迈入电缆槽,弯腰伸出双手握住电缆线……2022年5月,杭昌高铁黄昌段进入验收作业阶段后,南京电务段黄山北高铁车间“90后”工程师吴晗的任务是带领团队进行电缆检查。

电缆是高铁信号设备的传输媒介,只有电信号传输准确、电路电源稳定,列车才能百分百安全运行。一条长长的电缆,有可能存在变形、受伤等情况。想找到具体位置,唯有手摸眼看,别无他法。

高铁修到哪儿,电缆铺到哪儿,大伙儿就跟着摸到哪儿。皖南山岳绵延,高铁隧道又多又长。隧道口尚有一丝光亮,越往里走越黑。在2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吴晗和工友们将电缆径路摸了三四遍,发现并处理问题1147条。算下来,每人每天弯着腰,“一字步”行进约5公里。

钢轨误差不超过一根头发丝粗细

“立笔、立硬币不倒,盛满水的杯子滴水不洒,人坐在车厢感觉不到前倾后仰、左右晃动,这是旅客测试体验高铁稳定性、舒适性的方法。”芜湖工务段黄山北高铁线桥车间副主任朱伟对高铁精调进行“揭秘”,“我们的工作是一项比绣花工还要用心的细活,需要把精度误差控制在毫米范围之内,确保线路安全平顺。”

有时为调整一块轨距块、一根螺栓,“精调师”需要进行三四遍反复校正才能做到钢轨高低、左右误差不超过0.3毫米。0.3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粗细。

精调组工程师黄昆介绍,线路精调作业每公里轨道有1538根轨枕,每一根轨枕的2个轨枕头所对应的钢轨上都要作标记。因此,按每公里弯腰3076次、每天作业2公里计算,一天下来至少弯腰6000余次。

运营中可能的问题全部预演一遍

2个多月前,杭昌高铁黄昌段启动联调联试,手握内燃、电力、动车等多本机车驾驶证的顾若晨与合肥机务段其他70多名机车司机作别家人,来到这片皖南丛山里。

对于机车司机来说,设备检测阶段后的逐级提速试验阶段最危险也最难熬。“黄山北-祁门南段间近百公里线路,仅隧道就有40多个,其中还包括安徽省最长的时速350公里西武岭隧道。”参与试验的司机张文良告诉记者,“隔离模式(信号设备未介入)下,100米开外的线路公里标就如同一张扑克牌大小,思想不集中的话容易错过减速点位,造成危险。”

10月26日,杭昌高铁黄昌段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除了不载客,我们要把运营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全都预演一遍。”顾若晨是杭昌高铁黄昌段高铁联调联试总指挥长,从2012年合蚌高铁到2023年杭昌高铁,我省每一条新建高铁,都有他的身影。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余佼佼 文/摄

(责任编辑:沈晔)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631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